让募集资金效应回归本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07:54 中国证券报 | |||||||||
编者按 《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无疑是一份纲领性文件。针对《意见》中提出的上市公司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报今日起开辟“聚焦上市公司质量”栏目,针对久为投资者诟病的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募集资金使用违规、编制虚假财务信息、信息披露不透明、关联交易不规范、高管人员严重失职、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出解决 江苏天鼎秦洪 针对目前上市公司存在着重融资、轻融资实施效果的现象,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中第九条就提出了要规范募集资金的运用,那么,如何看待这一信息呢? 募集资金推动公司持续成长 从企业的经营角度来看,上市时的募集资金以及以后的再融资的募集资金是企业再次腾飞的动力,一方面是因为庞大的募集资金可以迅速提升公司的权益资本,从而可以获得更强大的债权融资的杠杆比。另一方面是募集资金的投入项目一旦建成,往往会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对于部分民营企业或者小型科技企业来说,能够获准上市融资往往是企业再次腾飞的开始,中小板块的航天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G苏宁(资讯 行情 论坛)的高速成长除了公司所处的行业出现了景气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募集资金的投入项目开始见效,放大了企业增长的速度。而且,这也得到一批又一批蓝筹股所走过的历程这一事实的证明,伊利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上海机场(资讯 行情 论坛)、国电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盐湖钾肥(资讯 行情 论坛)等一批又一批的蓝筹股就是通过融资与再融资获得了持续增长的动力,由此不难看出,募集资金的确是上市公司增长的加速器。 募资投向变更频繁 但问题是,由于我国独特的A股市场,使得上市公司融资、再融资相对艰难,往往立项时,项目前景的确不俗,不过,由于上市的时间周期非常长,一年、甚至两三年都有可能,这样原先为募集资金所立的项目基本上已与市场不相符合,尤其是一些科技产业以及部分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所以,等到融资成功时,项目已经不适合当时的情景,因此,上市公司就需要变更项目,相对应的是,项目变更也就带来了不可能达到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所昭示的项目收益目标。 而且从近年来的情况看,这种变更项目的现象已不再是偶然,而是一个正常的流程,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变更项目是非常频繁的。比如说,2003年报披露符合计划进度和预计收益的募集资金538亿元,超过一半的资金未按计划投入,或未实现预计收益。同时,还有约一半的公司存在变更募集资金使用项目的情况,大致涉及了238个募集资金项目和145亿元的募集资金变更。如此频繁的项目变更也就使得募集资金效应下降,全体股东尤其是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受到了侵害。 恶劣行径层出不穷 对于部分上市公司来说,在项目变更时会履行必要的手续,比如说募集资金项目变更时先董事会公告,然后召开股东大会讨论,决定后再变更,这是符合现实情况也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但是,对于部分上市公司来说,募集资金项目的变更就完全由着管理层的思路走,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结果将股东的钱当作自己的钱,随便乱投资的现象也就显现出来,较为典型的如一家纺织企业,12亿多的募集资金不仅仅目前还有6亿多未找到合适的项目可投资,而且已投资的5.8亿多的项目也是变更频繁,甚至还有委托理财等诸多经营活动的出现,数目庞大的募集资金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一个高速成长的上市公司,反而严重侵害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 由此可见,募集资金有时候反而推动了某些上市公司加速走向衰退。因为部分企业在未上市时的创业阶段,往往能够勤俭节约,而一旦上市,由于一下子获得了数亿元甚至数十亿的募集资金,这远远超过了创业时所产生的现金流,从而使得这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经营思路发生了变化,私自挪用募集资金建造豪华的楼堂馆所,使得公司的日常管理费用迅速膨胀,不仅仅侵吞了募集资金,而且还使得这些项目成为公司的负担,最终加剧了公司的衰弱,退市的达尔曼(资讯 行情 论坛)就是典范。更有甚者,部分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到位后,迅速成为内部人控制的资金,被腾挪出公司账户之外,或成为个人资产,或为大股东所占用,*ST一投(资讯 行情 论坛)、*ST新智(资讯 行情 论坛)等上市公司就是如此。 《意见》让募资回归本原 正因为如此,相关部门开始密切关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运用,在日常的监管巡视过程中,也将募集资金运用当作重视审查项目,因此,细心的投资者在近期可不时看到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项目整改的相关公告,比如说酒业公司因将募集资金当作临时周转资金而违规,为之作了相应的整改公告。所以,不难看出,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中第九条的要规范募集资金的运用,对募集资金的监管要求又上一个新的高度,这有利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应用,有利于募集资金对上市公司的作用力回归本原。 当然,在监管部门作出努力的同时,由于市场的变化,上市公司也开始越来越注重投资者关系以及自身的自律行为。所以,在募集资金的应用规范方面,上市公司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也有相应的积极举措,比如说中小板块上市公司整齐划一地提出了募集资金专用账户等自律措施,这有利于让募集资金的效应最大化,从而提升上市公司的内在估值。 相关报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