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宝钢权证盘中再现惊魂 连续上演过山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07:53 中国证券报

宝钢权证盘中再现惊魂连续上演过山车

  记者 周松林 孔维纯 上海报道

  在冲高回落、持续阴跌之后,宝钢权证近两日再次上演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走势。上证所为此发布公告称,因近两日宝钢权证交易异常,为警示市场风险,今日开盘宝钢权证停牌半小时。权证的高风险特征又一次让市场侧目。

  两次上演“过山车”

  宝钢权证上市之前,市场各方用多种计算方法测算出的理论价值在0.6-0.92元之间。但上市当日该权证出人意料地以涨停板1.263元开盘,并全天封死在这个价位上,随后伴随着巨额的成交量连续展开猛烈上攻,三天后到达最高价2.09元,三天的换手率分别达到331.15%、428.95%和266.99%。市场对此议论纷纷,认为这一价格已远远偏离了宝钢权证的理论价值,并且与宝钢正股的走势也相违背,宝钢权证有被过度炒作之嫌。

  如此暴涨之后,从第五天起,宝钢权证走势开始发生如过山车一般的转折,三天之内从1.888元跌到1.409元,累计换手率达到530%。此后该权证开始了漫漫阴跌,10月27日跌到最低点0.68元,相较两个月前的最高点2.09元,已跌去近七成。

  接着,有关部门向市场发出信号,表示将引入国际通行的权证连续创设制度,以增加供应量来抑制过度炒作。光大

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随即表示已向有关部门申请发行宝钢备兑权证。一般认为,宝钢权证的持续阴跌,除了前期被炒作过高、盘子扩大,以及宝钢盈利预期下降、正股价格走低、市场看淡钢铁行业前景等因素外,与备兑权证即将发行、权证供应量将大幅增加也不无关系。但随着宝钢权证的下跌,发行备兑权证一事就再也不被人提起。

  10月28日,宝钢权证止跌回稳。10月31日,该权证在事先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再度上演飙升走势,全天最高涨幅62.6%,收盘涨幅46.54%,全天换手率420%。

  11月1日,宝钢权证冲高回落,延续其“过山车”走势,一天换手率达到447.82%。

  是否被操纵还需调查

  10月31日晚,上证所披露,宝钢权证交易出现异常,上证所监察系统已及时锁定了异常交易账户,对涉嫌操纵价格的账户进行了密切监控,并已向涉嫌账户所在营业部发出了市场监察关注函。上证所将在周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提请主管机关对其进行立案和稽查。

  记者向上证所咨询有关调查的情况,但未得到回应;向在宝钢权证两次暴涨行情中均名列交易额前列的上榜营业部咨询,营业部表示不便透露客户交易资料,同时表示,公司银证转账客户的交易也都是通过该营业部通道进行的,因此,这也是造成该营业部容易上榜的一个原因。

  是否确实有人操纵了宝钢权证的交易,要待交易所的调查结果出来后才能断定。但万国测评分析师李荣昌向记者表示,宝钢权证的波动幅度虽然大了一些,但权证的交易特性与

股票本来就不一样,也不能因为正股价格已低于权证行权价格,就认定该权证已经失去价值。宝钢权证作为一年期的长期权证,其时间价值及其蕴含的投资机会是较难确定的,根据模型测算出来的理论价值,也未必能得到所有投资者的认同,况且宝钢权证跌幅已深,投资者认为其已具有投资或投机价值,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关于操纵价格,法律法规中已有明确界定,比如对倒等。而投资者利用权证T+0的交易制度,快进快出反复操作盈利,则是法律允许的。

  配套措施有待完善

  对于宝钢权证的两次“过山车”走势,国泰君安新产品开发部负责人章飚认为,资金选择宝钢权证进行投机是正常现象。目前,宝钢权证是市场上唯一的权证产品,交易品种的稀缺性使得投机力量集中于此。即使在成熟市场,比如香港,公司权证的炒作至今依然存在,一天之内出现600%、700%涨幅的情况也有。投机者风险自担,只要不存在违规违法的操作,市场还是要用宽容的眼光看待这种投机,风险承受力弱的投资者则需要适当回避。他还认为,权证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不是“T+0”的错。在权证市场扩容、权证产品数量多起来后,投机力量将分散,投机的程度可能会减弱。此外,权证市场的主流产品是备兑权证。从国际经验看,在以备兑权证为主流的市场上,借助于做市商制度、创设机制的作用,过度投机的情况基本可以避免。

  李荣昌也认为,权证的炒作和权证市场规模过小有关。目前只有宝钢权证一只产品上市交易,加上市场逢新必炒的习惯,造成了宝钢权证较大的波动。随着长电、武钢等权证的上市,产品供应量增加,以及未来创设机制的建立和备兑权证的推出,都将有助于市场的稳定。但他同时认为,由于股改权证由大股东发行,大股东存有足够的股票,不存在行权的风险。而备兑权证在这点上风险较大,发行方与投资者之间博弈的色彩更明显,连续创设机制对原有权证持有人的利益也可能造成伤害,因此,建议在相关配套措施更为完善时,再推出备兑权证比较妥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