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重组对价”渐成时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 08:19 中国证券报

  大盘暴跌之后,第七批股改登场。与大盘的萎靡不振形成鲜明对照,第七批股改公司推出了很多令人振奋的创新方案。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ST中西的“重组对价方案”。根据方案,公司大股东上药集团采取了注入现金及优质资产,同时豁免债务的方式进行股改。据测算,ST中西的方案相当于10送10.3股。除ST中西之外,第七批中还有深圳机场与隧道股份也采用资产置换作为部分对价的股改方案。而在此前,渝开发、ST农化等公司也纷纷推出了“重组对价”方案。在股改进入中盘阶段后,投资者期盼已久的“重组对价”渐成时尚。与送股
等“传统”对价方式相比,“重组对价”无论对流通股股东还是对整个证券市场均具有非凡的意义。而对大股东,也可以回避一些令人头痛的问题。

  对于流通股股东,“重组对价”可以使其获得“持续对价”。传统的送股使公司市盈率一次性降低20%-30%后,对公司的估值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而多数“重组对价”除了使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发生一次性显著提升外,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也同时大大增强。“重组对价”不但在资产置换时可以大大降低公司市盈率水平,而且随着业绩的逐年增长,在股价不变的情况下,其市盈率水平也将逐渐降低。显然,“重组对价”让流通股股东从股改中收获更多,渐成时尚的“重组对价”是流通股股东的福音。对于整个

证券市场,“重组对价”的大量出现将显著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证券市场的基石将更加稳健,证券市场的发展动力也将更加充沛。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一直阻碍国内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如果按照完全的市场经济规律,质量不佳、持续亏损的公司必须退市。但国内的
资本市场
尚处于完善阶段,如果在证券市场一味推行市场规律的话,势必对广大流通股股东造成极大伤害,证券市场的亏钱效应也将进一步放大。这样一来,同样也会危及证券市场的根基。资产重组显然是既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又不伤害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一条康庄大道。

  而在股改正式推进之前,非流通股股东的资产重组很大程度上相当于“学雷锋”,在付出大量的资源后得不到相当的回报。而股改推进后,非流通股股东的付出就有了回报,股改使证券市场的资产重组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在这种背景下,“重组对价”渐成时尚必然大大提升整个市场的投资价值,必然使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更健康更具有持续性。

  当然,对非流通股股东而言,“重组对价”除了可以取得股份的流通权外,还可以解决一些其他难题。ST中西股改后,上药集团的持股比例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这是股改迄今为止所没有过的,上药集团的做法值得那些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思考。在大盘的涨涨跌跌中,股改风雨兼程,“重组对价”必定成为股改中一道引人入胜的风景。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