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亿变600万 国退民进之谜又尘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9日 15:19 新华网 | |||||||||
祝俊初 10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的广东美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今年三季报及召开股东大会,停牌。同日,公司董事会公告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称"审议通过《公司董事会关于江门市新会区联鸿化纤有限公司收购事宜致全体股东报告书》的议案。该议案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证券时报》10月28日)。
又一起国有股权被民营企业收购的"国退民进",会成为又一次国资巨损之谜吗? 曾与粤美的、粤照明并称“两美一照”的粤美雅,褪尽昔日绩优股光环变成了今日的垃圾股--*ST美雅,对其控股的国有企业--广东省广新外贸轻纺(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广新外贸)以“跳楼价”甩卖了自己的股权。2001年1月,广新外贸以1.02亿元受让鹤山资产办持有的*ST美雅1862万股,成第二大股东;2003年10月,它以1.18亿元再度受让*ST美雅24.99%的股权,成第一大股东。今年9月12日,它将合计用2.2亿元成本取得的29.68%的*ST美雅国有股权,以每股0.051元、总价600万元全部转让给民营联鸿化纤有限公司(《中国证券报9月14日》)。虽然连成本的零头都没卖到,但对一家净资产负值已逾亿、濒临破产的公司,近30%股权能以600万元抽身,看起来国资还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10月27日,《中国证券报》曝出这出“国退民进”大戏的惊人蹊跷。一,涉嫌暗箱操作。去年2月《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实施、8月国资委据此发布更具体的《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依法,*ST美雅的国有股权转让“必须转让方将产权转让公告委托产权交易机构刊登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者金融类报刊和产权交易机构的网站上,公开披露有关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产权转让公告期为20个工作日”,但转让协议公布前,没谁知道广新轻纺的转让之事。 二,转让价格无凭。为什么每股价格0.051元、总价格600万元?未见公司资产评估的基础资料,未闻任何明确说法。“前几年仅'美雅'品牌就被估值18.61亿元,现在就算经历了一些波折,商誉受损,但最起码还可以值两三亿元吧……美雅净资产目前即便是负的,如果能够重新评估,最终肯定是正的”--关于疑窦,一位注册会计师如此表达已见,这尚不包括地产增值等非主业的价值。 再次,买家耐人寻味。作为*ST美雅国有股权受让方的民营联鸿化纤公司,两名自然人股东林锡森和黄秋林均有在轻纺系统任职经历,前者在1991年至1997年间曾任新会轻纺工业贸易发展总公司总经理,后者在1988年至1998年间任广州市纺织品工业联合进出口公司进出口部经理,与广新外贸属同一系统,而联鸿化纤公司前身是由一家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密切渊源,是否与*ST美雅国有股权的转让没披露信息、未广泛征集受让方、无价格依据有关? 蹊跷下面,有没有国资流失?公平、公开、公正还要不要?目前无法得知。但是,我们的国资监管部门不能袖手旁观、不管不问,对*ST美雅匪夷所思的股权运作应予彻查,至少应揭开从广新轻纺以2.2亿元之巨入主到联鸿化纤以区区600万元接手之谜,复原交易真相--因为,国有股权代表国民利益,国民利益不容任何人肆意拿捏。 以前,有不少类似“国退民进”之谜尘封,国有资产被瓜分后不了了之,这次又将如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