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新评谈_焦点透视 > 正文
 

市场化政策应缓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21:42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北京 刘兆辉

  最近,监管层传出了股改后市场化发行、引入做空机制、适时推出股指期货等声音,管理层希望通过制度的推进来实现中国股市运行机制的合理化,但这却可能再次造成股市的灾难。

  股改后直接推行市场化发行,还要推行做空机制、股指期货,虽然股改以后的价值中枢不一定合理,但是我们的市场如果真的推出了以上的政策,不合理的价值中枢也会在下跌中变得合理了。这些措施一旦实行,我们只能够接受中国股市最终靠下跌接轨这一血淋淋的事实了。

  我们都知道

股权分置下的定价机制是不合理的,所以必须要进行股改,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既然管理层认为股改后能够顺利推出上述政策,那么无疑说明股改后市场的价值中枢是合理的。

  如果解决了股权分置就能使市场的价值中枢变得合理,就能顺利推行做空机制等政策,那么就不用再去计较对价的多少。其实从目前股改的实施情况看,哪怕是10股送1股也会被通过的。既然这样就能解决股权分置,还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又能被流通股表决的通过,那么采用就最低限度折股的股改方案把股改进行下去好了。但问题是这样的股改后,中国股市的价值中枢是否就真的合理了呢?解决股权分置就能实现中国股市的定价合理,这一推论是经不起推敲的。

  换一个角度,就算平均10股送3股的对价可能实现股市的定价机制的合理,我们的股市政策也不能直接推出这么多市场化措施。这样的政策态度只能是仍然在拿股市做实验,会给投资者带来不确定的预期,影响整个市场的信心的。市场化发行或是做空机制,应该根据市场的承受能力逐步推出,比如从高门槛的市场化发行逐步降低到低门槛的市场化发行转变。不拿市场当实验品的量体裁衣的做法,市场才会有一个稳定的预期。

  成熟股市之所以能够带动全社会的企业效益走好,并成为国家经济的晴雨表,是因为股市的资金大量流入社会,从而撬动全社会企业业绩实现的。强行市场化制度后的股市即使制度上完美了,但真正参与中国股市的社会资本,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覆水难收,投资者的信心一旦再度被摧残了,就无法再重新凝聚。如果投资者都失去了信心,一个没有资金参与的股市又能怎么样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