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新评谈_焦点透视 > 正文
 

所谓宏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21:41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方泉

  近一个月来股市持续低迷,基金经理看淡大势的观点几近形成共识。理由主要是两点:其一,10送3的对价水平已经确立,通过股改摊平30%持股成本的预期已经形成,特别是含B股或H股公司股改方案启动,基金所持的那些含B股或H股公司的至多是让他们惜售,而他们即使有加仓的愿望,也没有多少剩余资金。其二是三季度业绩公布大半,整体上比去年同
期下降,一些好于预期的行业的上市公司又让基金经理们认为,该调整的行业的上市公司还未调整到位,因而又心存忐忑;似乎预期中的周期性下滑的行业远没有达到他们认为有投资价值的地步。

  这两点看似正确,实则过于机械、刻板。

  

股权分置改革尽管历经曲折,但含H股或B股公司的启动,说明这场改革正在加速深化,无论就非流通股股东而言,还是就流通股股东而言,平均10送3的对价水平对双方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利在长远的。以10送3比例测算,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有市值60%-70%的公司完成股改,现在的1140点指数事实上相当于1400点至1500点之间。即使指数静止不动,投资者也至少降低了持股成本。况且多数绩优公司的市盈率已接近10倍,低于世界主要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投资价值当然会突兀出来。大家更担心的是宏观经济的变数,普遍认为GDP的增长速度会变缓,周期性行业的周期性调整可能会加速。若从全球视野判断,中国这个正在深入进行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依然会在全球经济放缓甚至衰退之中一枝独秀。正像今年年初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所言:“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GDP超过10%是不妥的,低于7%也是不妥的,所以9.5%(指2004年)是比较理想的,”而2005年进一步加大
宏观调控
力度,加上外贸因素影响,“2005年正常的速度应该是8.8%”。无论李连仲同志的预测是否精确,他透露出的中央意图却是清晰的,而党中央在宏观调控上的意图从来都是能够实现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税收上要取消外方投资的优惠政策,并没有实质上阻挡外资投入中国规模,而且QFII反复要求追加投入中国A股市场的额度,也说明外资更看好中国的增长速度和投资机会。因而,宏观经济的变数不会也不可能像基金经理们预期的那样悲观。

  所谓宏观因素,固然在中国

资本市场的投资决策中越来越重要,但也远没重要到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那种程度,至少过去14年中的两次大牛市与宏观因素毫无干系。过多地从宏观面寻找看淡依据,极有可能是缘木求鱼之举。不如回到对供求关系的分析层面。进入第四季度,资金面偏紧,投机性资金退潮可能作用更大。但资金面偏紧或投机性资金退潮,又能持续多长时间呢?

  * * *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