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建行上市 > 正文
 

建行IPO吸引760亿 获9倍计划筹资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 14:44 证券日报·创业周刊

  唉,又一只大蓝筹走了!

  >> 黄 华

  日前,建设银行在香港公开发行新股获得热烈反响。据了解,建行IPO共吸引760亿美元资金获得9倍计划筹资额。这不但是建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中国银行业的一个标志
性事件。但作为首家以全流通形式上市的H股公司,建行的扬帆出海,也使国内市场再次失掉了一只大蓝筹。

  国内银行能否借机转型

  在境外IPO上市,不但是建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中国银行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但建行的此次上市,以及日后中行、工行等登陆海外资本市场,能否使国内银行借机转型,实现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并真正建立起现代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制度?

  业内人士表示,就目前状况而言,国内银行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境外上市将有助于加快国内银行向现代化股份制商行的转变,但最终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比如,从盈利性看,银行机构经营模式单一的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利差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经营模式单一的情况下,银行的经营收入会随着宏观经济的冷热变化而出现较大的波动;等等。

  该人士同时称,但从整体来看,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也取得了相当成效。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有所下降,资本充足率得到较大程度提高,银行的风险意识不增强,从这些角度来讲,中国银行业的治理结构在不断完善,资产质量在不断提高,借机转型的可能性也较大,有望在一段时期以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行制度。

  纯种中国银行渐淡出

  在中国“以市场换技术”、外资看好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等因素下,境外机构进入中国金融行业的步伐越来越快,并且,其中多数是国际上名列前茅的大银行。

  近期一系列公开信息表明,继高盛参股工商银行、英国和新加坡投资者入股中国银行、美国银行入股建设银行之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消费者金融集团将斥资大约1亿美元收购深圳发展银行7%股份,从而一举将深发展外资持股比例提高至接近金融监管部门规定的25%上限。

  此外,由德意志银行和萨尔·奥彭海姆银行联合组成的财团将出资26亿元人民币向

首钢、山东电力等18家华夏银行股东购入华夏银行5.87亿股份,占华夏银行总股数的13.98%。瑞士银行将参股北京
证券
20%的股份,47%股份则由国际金融公司和由投资者组成的财团持有。

  业内人士认为,境外银行考虑的是在华市场份额的扩大,盈利能力的提高,以及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渗透。德意志银行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瑞诺·纳斯克表示,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增长市场,入股华夏银行将进一步确保德意志银行能够直接参与中国零售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

  另有市场人士表示,鉴于国内资本市场状况等因素,建行等一些大盘蓝筹股纷纷选择海外上市,受到海外投资者热烈追捧。但对国内投资者而言,却形成了一个怪圈: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充斥绩差股、垃圾股,投资者损失严重;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承受力有限,投资者视“扩容”为洪水猛兽,大盘蓝筹股不得已投身海外,经济增长被外资分享而与国内投资者无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只大盘蓝筹股的出海,都意味着国内市场投资机会的流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