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猎取北证 何宏丰构建瑞银中国基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3日 11:3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孙健芳 北京报道

  在瑞银集团投资银行首席执行官何宏丰眼里,即使花费了14亿元人民币购买高价入场券,但能够进入北京证券仍是一件让人十分兴奋的事情,“这为瑞银在中国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建立了一个基地。”

  无论是北京证券还是瑞银集团,看似一段偶然的邂逅已预示着必然的发展格局。

  酝酿进入

  在北京证券重组阶段,虽然有多家外资与北京国资委、北京证券股东方进行过接触和谈判,其中不乏德意志银行、JP摩根等国际大投行,但瑞银集团最终胜出。事后来看,瑞银为这一行动做足了准备。

  比起任何一家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外资,瑞银与中国政府有着非比寻常的良好关系,“我们是由每块业务的负责人与其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沟通的。”瑞银集团新闻发言人陈瑞琴解释说,去年,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彼得·乌夫利还受到国务院副总理黄菊的接见。

  何宏丰认为,这是因为瑞银的行动具有持续性和一贯性。“在中国,我们已经有非常长的历史,也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市场的现代化,为中国企业进行融资,我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的坦诚、长期和持续的。”

  1965年,瑞银就在香港开设办事处,成为第一家通过财富管理业务在亚洲地区开始分支机构的瑞士银行。

  瑞银从1985年就开始为国内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现在,它在中国的资产管理业务也做得有声有色,第一家取得QFII资格,并拥有最大的投资额度,也是第一家参股合资基金达到49%上限的外资。

  但此次猎取北京证券股权又有不同,“这是一个独特的机会”,何宏丰一再重复强调,“参股北京证券让我们能够承销国内债券和

股票,而且还能买卖及分销国内二级市场的债券及股票等经纪业务。这是目前其他的合资券商都不能做到的。”

  正因为看到这个机会,所以瑞银进入北京证券的速度快于市场想象和其他外资,当然也在于中国政府加快了对券商重组的步伐。

  在7月之前,有关北京证券重组的传闻主要集中在是由中央汇金公司还是建银投资注资或者重组上,而在7月初,北京证券就已接受了代号为“江河证券”的外资匿名问卷调查,当时北京证券代号为“湖泊证券”,“江河证券”则是瑞银集团(最早的报道详见本报7月4日《大背景下小故事 瑞银集团重组北京证券》)。

  溢价参股

  3个月之后,结果迅速明朗,瑞银集团出资17亿元人民币,从建银投资手中收购新北京证券20%的股权。

  整个重组方案由两大主线组成,明线上是建银投资出面,构建新北京证券的整体股权架构;而暗线上则是由瑞银出资,拿出真金实银启动整个重组计划。

  经过精心设计的新北京证券股权结构最终是:瑞银集团持股20%,中粮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建银投资分别持股14%,国际金融公司持股5%,剩余的股份将由原北京证券股东通过新组建的

资产管理公司持有。

  按照新北京证券15亿元的注册资本和瑞银20%的参股比例来看,瑞银17亿元出资中有14亿元属于溢价出资,这些资金将被用于填补北京证券所欠下的个人债务窟窿和挪用的客户保证金等。

  “14亿元是一个很贵的入场券”,何宏丰也承认,“换算一下的话,我们在北京证券的投资是2.2亿美元左右,相比之下,我们在俄罗斯投资合资券商是3.5亿美元,但是我们占100%股权。”

  但他又表示,瑞银愿意做这样的投资。他认为瑞银在北京证券的投资会有很多长期的增长前景,“瑞银给出的价格是合理的。”

  增资悬疑

  来自市场的一致声音是,虽然只持有北京证券20%的股权,但由于其他股东只扮演战略投资者角色,所以瑞银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

  “作为管理方,瑞银方面肯定会提供包括技术、人员和业务模式等支持。”何宏丰坦陈。实际上,在瑞银参股北京证券消息公布之后,北京证券人员结构已经开始发生异动,有消息称,原国泰君安副总裁,曾任职于瑞银的华一-将出任新北京证券总裁。而且,瑞银方面人士也表示,随着整合北京证券的进程发展,瑞银未来会派出更多人员参与北京证券方面的管理。目前,北京证券的公司架构、人员配置方面尚没有发生显著改变,“一切都和注资之前差不多。”北京证券员工表示。

  瑞银是否会继续增资是市场所关心的。从瑞银在其他国家的投资案例来看,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巴西,瑞银都是100%参股合资券商的。

  对于增持,何宏丰不愿意谈太多,但他强调:“我们会履行自己的承诺,达到北京证券原来的股东以及监管当局对于我们这次交易的期待。”

  他还明确表示,未来瑞银在中国的投资即使不理想,也不会退出。“我们是一个在中国有着非常长的经营历史的公司了,在市场允许的前提下,我们是非常有决心的投资者。”他引用了瑞银在其他市场的投资做了说明,“在1989年俄罗斯发生危机时,我们坚定地进行投资;在美国互联网破灭的时候,我们并没有退出,而是在破裂之后重新进行投资。”

  同时,何宏丰还强调市场环境的差别和瑞银投资策略的差异,“瑞银进入俄罗斯是正面直接进入,一开始我们在股票承销和交易这些领域发展,后来涉及到固定收益业务。因为速度的要求我们需要扩张,因此我们最后才收购了100%的股权。但巴西主要是缺乏资本,所以我们也是100%进入。”

  不过,“中国是非常特殊的市场,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在别的市场成功在中国也行,但是我们发现,只要你有好的人才,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在本地的市场就能获得成功”,何宏丰对投资北京证券表示乐观,“瑞银投资北京证券是非常有意义的举动,通过这个渠道,我们能更多地接触中国的投资者,我们也不是一个阶段性的融资和暂时性的融资,而是有一个长期的平台。”

  业务模式

  瑞银参股新北京证券之后,选择哪种业务模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之前,对于合资券商的业务模式业内多有争议,但能够达成共识的是:如果合资券商过多关注底端客户业务,其在中国资本市场将不会具有

竞争力

  目前来看,新北京证券业务范围比较宽泛,不仅可以承销国内债券及股票和其他服务,还可从事买卖及分销国内二级市场的债券及股票等经纪业务,提供国内个人投资管理服务。

  由于老北京证券已经将营业部批量转让给招商证券,所以业内分析,瑞银很可能走中金模式,即业务范围更多趋向于投行大单和机构客户。

  对此,何宏丰的解释是,目前瑞银主要侧重机构投资者、公司和政府,由于瑞银在证券业务方面的能力和历史,所以一开始北京证券最主要的业务还是股票交易投资。

  “我们会参考瑞银在其他市场的业务模式,但在进入一个市场时还要量身定做,在中国应该有继承也有改变的”,何宏丰说,“我们会把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带到中国,但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当地投资者或企业的经营方法,就无法给当地带来很多的价值。”

  他表示,瑞银的优势还在于它已经成为提供综合金融产品的供应商,能够根据各类的技术和风险管理、交易的技巧来设计各种不同的投资策略和各种金融产品,来帮助客户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高的收入,这些与未来北京证券业务是互补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