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收藏天地)拍场秋点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 09:48 中国证券报

  记者 余喆 殷鹏 北京报道

  秋风乍起,艺术品市场又进入了黄金秋拍季,中国嘉德、华辰等国内一线拍卖公司陆续开始全国预展,将齐白石《鱼乐图》、谢稚柳《巴山少女》等重量级珍品推向市场,为日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提供了新的看点。

  名宿伉俪精品亮相

  本次华辰秋拍将于11月1日至5日在北京京广中心举行,囊括了中国书画、中国油画、瓷器玉器工艺品及珠宝首饰等几类近千件拍品。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应数谢稚柳、陈佩秋夫妇书画精品专场。

  作为新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谢稚柳集书画、收藏、鉴定、史论、诗文等多方面成就于一身。现代国画大师陆俨少就曾说过:“像谢先生这样的人物,历史上几百年也出不了一个。”世人更将其与张大千合称为“北谢南张”,画坛地位可见一斑。

  谢稚柳画作传世极少,偶然露面经常是拍卖会上的亮点。如一幅1979年被上海文物商店以1万元购得的《青绿山水通景八屏》,在今年的拍卖会上就以1760万的高价成交。本次专场中推出的《巴山少女》是一幅极为罕见的人物写生精品。有专家评价它“造型准确,刻画细腻,设色浓丽雅致,仪态雍容而贴近生活,绝无一点尘俗之气。”难怪谢老在数十年后重见此图时也发出了“尤为难能”的感慨,并欣然题跋。

  谢先生的夫人陈佩秋是公认的画坛女飞将,她擅长将工笔和写意两种画风融为一体,在画作中实现和谐统一。例如在《竹林双蝶图》中,陈先生就巧妙融合了工笔和写意的手法,彩蝶落笔细致,栩栩如生,竹林则落墨挥洒,充满了抒情的风韵。

  “红色经典”唤起往日回忆

  华辰每次拍卖总会推出一个独特的主题,本次秋拍就在中国油画系列中选择了所谓的“红色经典”作为“历史的主题”专场的主打。

  “历史的主题”专场将焦点定格为1938年到1991年间描绘宏大历史画卷和主题创作的作品,通过专场对这一历史主题作一梳理,展示了这一阶段的历史风貌。想必很多人看到这些往日名噪一时的作品都会被勾起儿时的回忆。

  例如陈忠志的巨幅国画力作《黄河儿女》,画面中毛主席正指点着黄河对岸大好的河山,让孩子们用望远镜轮流观望。这幅作品入选了小学语文教科书,被改名为《望着远方》,并于2001年入选了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声名之广,妇孺皆知。

  引人关注的还有刘伟钦的版画《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作者刘伟钦因与林彪女儿林立衡的曲折关系一度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此幅版画也成为罪证之一。在那段历史过去多年之后,林立衡于2002年再度见到这幅版画,感触颇深,在上面题了四个字“历史一瞬”,而作者的岳父李作鹏今年见到此画后,亦盖上三枚自己的印章以作纪念,使这幅版画具有了非凡的历史纪念价值。

  齐白石的家底儿珍藏

  11月4日至7日,“中国嘉德2005秋季拍卖会”将在北京昆仑饭店举办。中国书画依然是重头戏,而“白石自珍专题”更是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的重中之重。

  “白石自珍专题”的36件作品中,除1幅是从朋友处收购之外,其余均是齐白石家人自藏的,含金量很高。其中,《鱼乐图》作于1936年,是一幅世人首次得见的珍品。

  根据白石老人的记述,当时四川有位姓王的军人托在北平的同乡来找其刻印。他们之间通过几回书信,因此成了千里神交。1936年春天,这位王军人邀请其去四川游玩。正好白石先生的夫人出生在四川,也很想回娘家看看,因此这一年全家来到四川。

  在陪夫人祭扫母亲墓地时,白石曾作诗一首:为君骨肉暂收帆,三日乡村问社坛。难得夫君情意甚,携樽同上草堆寒。这首诗就写在《鱼乐图》中。

  这幅画的珍贵之处在于它记录了齐白石一生重要游历中的一站——蜀中行,也记录了白石老人的一段情真意合的感情经历。因为是袒露心绪的画作,所以成为作者的“自珍”作品,专家称之为白石的“图画日记”。

  据白石后人回忆,当年老人家有一大木箱置于画室,他画了满意的作品,或是造了新稿后,就环顾左右,好像怕人看见似的,偷偷把画放进木箱,兴许哪一天高兴又拿出一、两幅示人赠友,但是木箱里确实藏了不少“宝贝”。这批“宝贝”大部分已经收藏在北京画院,仅有少部分在家属手中。

  闻名世界的“稿”字四方连

  在此次秋拍的邮品、钱币方面,嘉德推出了著名解放区邮票收藏家沈曾华先生藏品专场。经过艰苦的战争年代,许多邮品已成为孤品,其中包括闻名世界邮坛的区票孤品“稿”字四方连。

  沈曾华的区票邮集《华东人民邮政》多次在世界获奖,“稿”字四方连正是其中最为珍贵的品种。1942年春,沈曾华参加了新四军,在他身边有一位负责宣传工作的知识青年,经常向报社投稿,成了报社的通讯员。

  当时在淮南向报社投稿贴用一种“稿”字专用邮票,这种邮票供记者、报社通讯员,或者有人向报社投稿时才能使用,它的主体为红色,上面加盖一个大的黑色“稿”字。两人的关系处久了,1943年这位通讯员送给了他一个全新的“稿”字四方连。

  这种邮票的用纸非常独特,由于当时条件十分艰苦,“稿”字邮票是用用过的电码纸的背面印制的,因此,已知的“稿”字邮票背面,都能见到已写过的电码及译文。“稿”字邮票已知流传下来的极少,约十枚左右,而以四方连保存下来的更是孤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