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收购考验中国石油金融体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 08:06 中国证券报 | |||||||||
记者林威北京报道 中国海外收购的道路并不平坦,正在进行的中石油以41.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一波三折,而今年中海油以约185亿美元竞购优尼科遭到失败。 收购海外能源及相关企业,表面上看是一个企业的商业行为,但实际上反映了国家的
记者:您从2002年起多次在国内外发表了有关中国能源安全和石油战略的文章,包括在今年5月第八届北京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也强调“国资民营和本土化战略”,为什么? 陈强:由于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地缘政治的综合影响,在世界石油天然气市场的商业运作中,许多情况下国营石油公司直接出面参与是不利于竞争的。因此政府应有意识地培养更多的国资与外资、私人资金相结合的民营能源实体,作为第一线力量在国际上出面运作。这样的国际石油公司必将能够吸引大批精通石油国际运作的高层和中层决策管理人员技术队伍。 从现实情况看,大部分主要石油输出国其国内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石油出口创汇,而且需要更多的发展和帮助。政府应鼓励国内企业先收购东道国或者与东道国有良好关系的第三国的石油或能源公司,通过它们或者通过与东道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进行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这样的石油联合财团,有利于与产油国建立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获得长期稳定的原油、成品油和石油化工原料的供应,取得风险合作项目的石油资源和份额油气,还可得到进入其他行业的捷径和优先许可,从而保证投资运作的利润回收。 记者:中石油此次收购前景看好,但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所涉及的基本因素、收购规模以及公关层次,对于中国企业今后参与和收购海外能源(石油)公司具有哪些意义?陈强:其实海外收购有三条路径。比如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我认为收购的上策是通过三年苦心经营以求“在优尼科的大本营建立根据地”,即国资民营化和本土化战略。中海油作为在美国上市的国际石油公司,可以提前两三年在北美洲收购一个或若干中小型石油公司(收购规模应为数亿到十几亿美元),取得控股经营权,同时保留公司原有的熟悉北美洲石油行业的经营管理团队(简称C-A方),然后及时把收购相当于优尼科规模的石油公司所需的资金,从上述北美洲公司直接投入到该C-A方。当优尼科因长期负债经营而不得不挂牌出售时,中海油便可以先发制人,通过C-A方的本土背景,完成“小鱼吃大鱼,快鱼吃慢鱼”的收购计划。若以一年前油价偏低时的市场价格,C-A方最有可能在150亿美元左右成功收购优尼科。 记者:这种策略,是利用本土化经营的当地石油公司,采用国内收购模式直接收购优尼科,从而免除或大大减少纯商业竞争以外的其他干扰因素,如国会反弹、股民对于收购方资金的可靠性和收购后经营稳定性的担忧等。 陈强:中国的三大国有石油集团,既具有国家石油公司的部分职能,同时又拥有许多在国内外上市的分公司和子公司,需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经营,其中便包括海外开拓。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任何产油国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能源并购,都会用带有地缘政治和民族利益等因素的有色眼镜加以对待。国资民营化和本土化战略有助于避免或降低上述不利条件,具有非常现实的参考价值,极具可操作性,值得深入研究,加以推广。 记者:第二个路线图该如何描绘? 陈强:那便是本土化金融体系战略。首先,国家要有比较成熟的石油金融体系可供中海油运用。中国的石油金融体系核心内容应包括:(1)建立石油亚元体系;(2)在国际多个证券交易所发行石油产业基金;(3)在国内发行石油国家债券和重大项目基金;(4)采用国资、民间资金和外资成立石油开发银行;(5)加速发展石油期货和其他能源证券市场;(6)从项目对外合作拓展到区域经济对外合作;(7)培育和扶持国资民营企业开拓海外油源市场和上市融资。 此后,针对优尼科方在亚洲多个国家拥有的优良油气资产,中海油可采用机动作战和分割包围的战略战术。即中海油应在几年前就在优尼科拥有油气资产的亚洲各国成立能源公司,与优尼科在当地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用金融杠杆逐渐获得优尼科当地企业和油气资产的部分股份。中海油可委托亚洲著名的金融财团,联合中海油在上述亚洲各国设立的能源公司(已拥有优尼科当地企业一定的股权份额),作为联合财团出面收购优尼科在当地的全部资产。 收购成功之后,中海油与所委托的金融财团达成双赢的并购方案或签订相关油气资产的转让合同,从而实现真正收购的目的。显然,这种策略的成本会略为高些,以收购优尼科为例,其所有费用将在180-200亿美元左右,但其操作的成功率并不亚于前述的策略。 记者:在目前石油金融体系尚未健全的前提下,海外收购是否还有另外的道路可走? 陈强:中国海外石油战略将面临洲际资源战略合作、地缘政治资源利益、国际金融秩序、产业链国内外市场、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等五重博弈。收购大型油气资产是一场“洲际资源战略合作、地缘政治资源利益和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的综合博弈。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从正面进行两国政府间的沟通,解释海外收购是正常石油战略储备的商业体现,这样的国家行为必将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从更广的角度看,未来的石油大搏弈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石油金融体系的建立,而是地缘政治。在亚洲,亚元的崛起源自亚洲的石油和贸易。亚洲是世界石油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738亿吨,占世界的67%。亚洲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市场,是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因此,推进以石油亚元为核心的亚洲石油金融体系是国家地缘政治利益的保证之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