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步入黄金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 08:06 中国证券报

  记者陈亮 北京报道

  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19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与东盟国家的多国政要出席了此次会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表示,随着今年7月1日起《中国-东盟协议》正式实施,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已经步入黄金发展时期,博览会正成为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加速器。

  博览会搭建多元平台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相互经济依存度不断提高,在过去10年中,双边贸易保持年均超过15%的增长速度。

  “2002年-2004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以年均38.9%的速度增长,于2004年达到1059亿美元。最新贸易统计数字表明,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在今年上半年的增长幅度达到25%,为597.6亿美元,中国继续成为东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秘书长王景荣在博览会开幕致辞中介绍说。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王义认为,博览会搭起经贸平台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他说:“商家的积极参与是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是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机敏锐捕捉的结果,这跟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的充分利用密不可分”。

  “经济意义之外,中国—东盟博览会尚有政治、外交多重含义。”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张晓钦称,本届展区布局分为11国国家专题、商品贸易专题、投资合作专题和旅游专题四大展区。不难看出,传统的商品贸易已不占主导。“国家形象展示和投资项目洽谈,成了更为关键的因素”,张晓钦称。

  降税刺激参展热情

  今年7月启动的“降税计划”将大大降低中国与东盟“贸易门槛”,这是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盛况空前的主要原因。

  中国东盟贸易区是由中国提出并倡导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2004年11月29日,双方在老挝万象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协议规定,从7月20日起,正式开始按照协议规定的时间表,对原产于中国和东盟的产品相互给予优惠关税待遇;在2010年把绝大多数正常商品的关税降为零。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等4个东盟新成员将享受另外5年的过渡期,至2015年与中国实现自由贸易。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副秘书长许宁宁介绍,这对于我国企业扩大对东盟十国的出口,降低进口东盟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成本,吸引外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向东南亚“走出去”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均有积极意义。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透露,由于今年7月1日起《中国-东盟协议》正式实施,双边共有3408种商品的协定税率低于相应的最惠国税率,这大大地促进了双边贸易热情。

  据介绍,在本届博览会机械设备、电子电器、五金建材、轻工工艺、农产品和食品5大类参展商品中,一半以上为7月20日启动的减税通关产品,客观上成了实施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的交易平台。

  我国对东盟投资显著增长

  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有关人士介绍,和去年强调商品推介不同,今年东盟各国更多的为招商投资而来,四大展区之中东盟方面在商品贸易以外的三个展区均安排了投资推介。

  博览会投资洽谈资料表明,近几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大规模计划投资行为开始出现。对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泛亚铁路以及各类大规模的水电站项目,中方将投入巨额资金。

  根据广西商务厅提供的材料,此次提交博览会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项目(GMS)就包括:桂西氧化铝与越南高平省铝土资源的合作开发;大锰锰业公司与越南高平锰矿的开采和贸易合作;柳钢集团与越南高平铁矿的开采、贸易和技术合作;合作建设崇左120万千瓦火电厂;合作建设110千伏东兴——芒街输变电工程。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与东盟之间投资不断升温。据国家

商务部统计,2004年我国对东盟新增投资项目为90个,同比增长38.46%,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6.02%。

  不过,对于自贸区协议实施后我国企业向东盟投资的空前热情,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许宁宁也提醒说,自贸区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畅通无阻,一些国家还存在投资门槛。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副司长刘迎军建议,中国企业在投资前首先要做好调研及可行性分析,了解东道国关于引资、税收、劳工、领事等法律法规,研究东道国对所投资行业的要求、东道国提供的优惠政策和限制措施,同时要选择可靠的、有信誉和影响力的合作伙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