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券商积极备战规范类PK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 16:27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张媛媛

  日前,首批规范类券商张榜,中银国际等7家证券公司顺利入围。而接下来的后续规范类券商资格究竟花落谁家、哪些券商将无缘拿到这张“免死牌”等问题,则成为近期业内关注的焦点。

  客户资金独立存管是头号硬件

  一家尚未进入已公布名单的深圳券商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已经走完‘客户资金独立存管评审’这一步骤,这是对规范类券商申报要求中,几大环节里最硬的一个条件。”据了解,接下来的流程是地方证监局出监管意见、协会出材料、以及几大基金公司老总和专家参与评审。

  另据一位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地方证监局审查的一般过程需要两天半时间,头一天听汇报,看材料;接下来一天半时间用来与公司交流、提出问题和意见。

  第一批规范类券商名单出台后,第二批规范类券商名单何时能水落石出?记者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关于第二批规范类券商名单何时敲定的疑问,业内流传着两个版本。

  一家券商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最近已经有几家

证券公司在紧锣密鼓地争取入围资格,尽量加紧在10月底或11月初让公司吃上‘定心丸’。”而另一家深圳券商却认为,由于第一批创新试点类券商名单与第二批时隔半年,所以,照此推测,第二批规范类券商的面世可能“年内没戏”。

  不少公司或无缘“免死牌”

  另一个焦点是,哪些券商可能无缘入围后面几批规范类券商名单、从而拿不到攸关性命的“免死牌”?

  “可能有不少,估计有几十个。”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第一批规范类券商只有7家,而前两批创新试点券商有12家,后者只相当于前者数目的一半,因而依此类推,剩下来的公司应该为数不少。而对于哪些券商可能被PK到“规范类”之外的问题,几家采访对象都讳莫如深,只表示“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据上述证券公司综合介绍,多家公司已经上报“客户资金独立存管”相关方案与材料,但尚未得知评审结果,因而这类公司最为焦急,正在积极地争取;同时,虽然此次是地方监管局出具监管意见,但却非常严格,因而通过率不可盲目乐观。

  按照证监会监管思路,规范发展类券商是符合监管的一般条件和最低要求、没有重大违法违规的公司,他们在通过专家评审后获准开展相关业务。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曾明确表示,监管部门将受理规范类公司依法提出有关核准事项的申请,准予该类公司参与

股票发行询价等新业务,准予其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支持其通过银行间市场进行融资等。

  一位非创新试点券商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若监管部门验收通过,公司希望有资格申请央行再贷款,以盘活公司流动性资金。

  创新试点类、规范类不搞终身制

  截至目前,包括12家创新试点类券商,共计19家券商暂时进入“安全区”。这同时意味着,不能入围规范类证券公司,其今后的发展将受到很大限制,甚至再难打“翻身仗”。

  另外,即使通过了规范类证券公司的评审,也并非就高枕无忧。据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还要对规范类证券公司进行持续评价。如果持续评价不合格者,将被从规范类证券公司名单中剔除。不过,当规范类证券公司达到规定条件的,也可依据有关规定申请评审成为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