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我国券商热潮渐起 摩根双雄身影显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6日 18:13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邹愚 李佳 深圳报道 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同时在国内证券市场寻找收购“猎物”,是巧合还是必然?迹象表明,新一轮国内券商并购热潮正在兴起,国外投资银行在几年来的狼眈虎视之后,纷纷加入到“抢食”的队伍中来。
“摩根双雄”的动作 据记者了解到,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有计划通过收购辽宁证券进入中国市场。 虽然摩根大通证券�亚太 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龚方雄也表示对此事并不发表任何评论,但据一位接近摩根大通的人士说,摩根大通与信达资产管理就此事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接触,目前已处于谈判后期,基本的框架性问题已经定型,但还未就合资一事上报证监会的批准。 “这些外国金融机构早在几年前就对中国证券市场虎视眈眈,但一直未能全面进入国内市场,主要是因为政策方面的某些限制。但从外资券商的角度讲,除非取得合资公司的控制权,否则不会轻易进入。”一位熟悉外资券商入股模式的人士分析说。 2004年10月22日,辽宁证券因违规经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同意,自当日收市后委托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辽宁省证券托管经营。同时,央行拿出40亿元再贷款填补了辽宁证券留下的资金窟窿。 无疑,摩根大通选择辽宁证券这样一个“烂摊子”,与当初高盛选择海南证券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这些资产质量较差的券商会让外资付出不少代价,但是他们更容易拿到控制权。 而对于摩根士丹利准备再入股一家券商的说法,摩根士丹利公关部张宝龄对此未予否认。种种迹象表明,摩根士丹利希望除中金之外,持有另外一家券商的股份。 摩根士丹利一直很有耐心地寻找它的下一个“猎物”,据一位券商人士透露,大约两年前,摩根就与东方证券洽谈过合作,但是并无结果。此后,摩根士丹利又与多家证券公司进行了接触,但目前仍未明朗。 业界人士指出,推动摩根士丹利掌握第二家券商的动力,来自于高盛�Goldman Sachs 和瑞士联合银行�UBS 的示范效应。前者已经手握高盛高华证券,而后者刚刚以17亿人民币的代价,完成对北京证券的控制。 外资并购“中国潮”? 中国资本市场是金矿还是废墟?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的证券市场到2010年可能成为全球第二或第三大市场,市值达2万亿美元,而目前仅为5000亿美元。面对如此高增长的市场,外资很难不动声色。 孙国雄认为,像摩根士丹利这样的外资大鳄,在选择收购对象时,更关注的只是壳资源,“进入大的证券公司,成本高,未必能够拿到管理权和控制权,进一个小的公司,甚至很烂的公司,更容易拿到控制权,高盛就是一个例子”。 国泰君安证券行业分析师蒋健蓉亦认同这种观点,“(摩根士丹利)这些外资进来,肯定希望要控股,而目前大的券商,控制权都在国家手里,吃起来太累。” 蒋健蓉认为,未来国家会着重控制几家大的全国性券商,比如汇金刚刚完成注资的申银万国、建银证券等,至于地方性的券商,很可能会通过外资重组等方式转手出去。 实际上,“外资化”已经是中国证券业在“国有化”和“民营化”道路走不通之后,唯一可以选择的模式了。通过“抓大放小”等方式,可以使国家从证券公司这个沉重的包袱下解脱出来。 孙国雄认为,在瑞银入股北京证券之后,外资对中国券商行业的并购正呈现一些新的特征。前后归纳起来,从早期的“湘财模式”——与里昂合资的华欧国际,从事单一投行业务,到花钱买门票的“高盛模式”,再到掌握相对控股权的“瑞银模式”,外资已经从当初的试水转变成寻求控制权的意图日益明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