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降价何以遇到“软抵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 09:27 中国证券报 | |||||||||
按国家发改委的要求,从10月10日起国内各医院和药店对22种药品实行降价。由于常用的降价药品降价后利润比较低,药店通过拒绝供应这些便宜药来“软抵制”,使消费者难以得到降价的实惠。药品降价现在已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是政府不断降低药价,另一方面百姓的医药支出却节节攀升,人们无奈地承受着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 药品17次降价,却根本无法改变药价虚高这样的基本事实,岂非咄咄怪事。药店不卖
政府对一些常用药定价本身的“市场合理性”,这些年已经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一方面,这样的政府定价药品,可能由于本身定价的原则和标准不尽完善,造成政府定价本身存在药价偏高的不合理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物价部门与相关企业之间存在着某种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物价部门对药品厂家报价过高的药品仍然通过价格认证;此外,也不能排除某些行业管理部门为收取高额的管理费,和报价的企业之间形成了某种“默契”现象等等。 这实际上说明,由政府定价形成的药价管理体制,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弊端。现在的降价行为,同样还是一种行政手段对价格的调控。所以,药品降价遭受到“软抵制”,造成消费者在药店买不到降价药品,根本原因还是价格管理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没解决好。政府平抑药价是好事,但是,一次次的失败,难道还不值得反思其根本原因吗?(文/苏子川摘自《现代快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