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黄乐夫三关过后叹易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 08:58 中国证券报

  记者马朝阳 龚小磊

  董事长黄乐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把珠海中富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现在跟记者再谈到这件事,盘着一条腿坐在椅子上的黄乐夫突然冲记者歪着脑袋一笑:“我给你走一走看?”说完,他穿上鞋子,在办公室走了两个来回。

  他的脚步虽然仍有一点病后遗留症的迹像,但还是比较轻松。一位员工说,老板恢复成这样真不容易!

  黄乐夫与珠海中富所走的路也颇有点相似。

  为之则难者亦易

  黄乐夫是个典型的广东人,像很多“老伯”一样,说起普通话来很费劲,一着急就不由自主一串一串地冒白话。

  但黄乐夫可不是个普通的“老伯”。

  翻开珠海中富的公告可以发现,两大国际跨国公司、也是竞争的死对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竟然都是珠海中富的客户,而且是最大的两个客户,这两家公司在国内市场所需塑料饮料瓶有将近一半来自珠海中富。

  而中富与“两乐”结盟已近二十年,他们是“两乐”在中国的第一家用户,这第一从开始一直持续了二十年。

  有人说,找到这么两个大客户,黄乐夫的生意就容易多了。

  但在找到他们之前,黄乐夫可谓历尽艰难。

  1971年被调入珠海湾仔社办企业管委会时,已届而立之年的黄乐夫是个地道的渔夫,他7岁便跟随父亲出海捕鱼,二十多年历经风雨。

  到了管委会,黄乐夫负责企业工作。“那些年什么都干过。”他搞过渔网加工、塑料制品加工,搞过船用电池修造,甚至还用鱼虾蟹到澳门等地换一些旧布头的“边境贸易”。

  虽然“只读了五年半书”,但黄乐夫是个有想法的人。那时候,他时常到海边散步,常常问自己:我们珠海湾仔与澳门隔江相望,与香港也是近邻,论吃苦,我们要比人家吃得多,论智慧,我们也不比人家差,但怎么过的就比别人差那么多?

  1980年,珠海被批准为经济特区,这给珠海带来了巨大的希望。1982年,珠海湾仔工业公司成立,黄乐夫任总经理,这家公司就是次年改名的珠海中富。

  同当时很多人一样,黄乐夫开始也做的是来料加工,他办了制衣厂、针织厂、胶花厂等。珠海中富现任的总经理卢焕成是黄乐夫创业时的伙伴,他对创业的艰难记忆犹新:“原来我们做生意可难了,去东北买原料,最怕的就是喝酒,有时没办法一斤白酒也得喝下去啊。去催账,人家说,你喝一杯我给你一万,那就只能豁出去喝到醉为止。到现在,广东一家著名饮料企业还欠我们几十万呢,官司打赢了,我看能不能全给也够呛。”

  虽然很难,但是“为之,则难者亦易”这句话应验了。黄乐夫在这个过程中也认识了不少外商,这些人经常会带来一些市场信息,黄乐夫的视野宽了,胆子也大了。

  1983年,黄乐夫听到一个消息,生产太空服的辅料“中空棉”较为紧缺,市场需求量大,于是他大胆地贷款30万美元,办起了喷胶棉厂,投产5个月,产值就达到400多万元,这让中富的人大跌眼镜。之后,黄乐夫又贷款270万美元,办起了饮料软包装和衬里衬布的厂子,企业的产值又翻了一番。到了1988年,企业的产值已经达到了1.2亿元。

  有一次,一条信息让黄乐夫打了个激灵: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要在内地迅速发展。在塑料包装行业有些经验的黄乐夫立刻觉得大有文章。“国内的第一瓶可口可乐是卖在广东的,所以我们比内地的厂商更了解这两家公司,更容易捕捉到这些信息。”在进一步了解了这两家大公司的情况后,黄乐夫吃惊地得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需要的大量包装品不是就地在中国大陆购进,而是从台湾运来。

  他马上做了一次深入调查,查明全国饮料工厂有400多家,其中大中型的有100多家,品牌好的有50多家。他们还得知当时全国只有4家生产PET瓶的工厂。黄乐夫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他再也坐不住了,迅速砍掉了公司的其它业务,集中全力发展包装业。

  “怎么能让人家买你的东西呢?那就是质量要好!”黄乐夫展示了他的胆识和魄力。他到国外进行了一番考察,果断地决定进口最先进的设备和原料,做出最好的产品。

  “那时候我贷了890万美元!人家都好担心哦!说这么多钱你怎么还啊!还好,那会儿没有同行业的竞争者!”黄乐夫说到这里又开心笑起来,“这跟打鱼一样,该撒网的时候不撒,鱼儿会跑掉的!”

  这件事成了珠海中富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两乐”在中国的第一个塑料瓶生产厂商都选择了珠海中富,因为中富的质量最好。“那时一个瓶子卖一块多钱呢!”能够挖到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第一桶金让黄乐夫很自豪。

  珠海中富的人提起这件事,也会异口同声的夸自己的老板“有眼力、有胆识”。

  这次决策的成功,使黄乐夫从纷杂的多项经营中找到了重心,方向明确了,难事变容易了。

  相识容易相守难

  牵手“两乐”之后,黄乐夫感觉有些事情确实容易多了:双方签了合同,对方会很守信用;合同往往一签就是5年,生产也比较稳定。由于良好的信誉,黄乐夫不仅打开了“两乐”的门,也打开了他们的心。

  黄乐夫的普通话虽然讲得不好,但到了香港他的白话却有了用武之地,所以经常利用周末到香港去跟客户沟通,有时碰到讲外语的就请当地的朋友帮忙,从来不带翻译。经常性的沟通使他在信息收集方面逐渐显出了优势,这两家公司有什么新的信息,他也总能在第一时间得知。“你知道吗,信息就是财富。”到现在为止,黄乐夫每天都非常关心各种信息,由于油价的走势关系到原料市场变动,所以近期油价的任何变动黄乐夫都清楚地掌握在手中。

  1988年,国家批准“两乐”在全国设立20个生产厂家,黄乐夫决定,他们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实行“贴身紧逼”。这样既能最便捷地服务于客户,也节省了运输等环节的费用。

  黄乐夫说,其实当时很难,他心里非常矛盾,“不跟着配套设厂又担心失去市场,跟了却没那么多钱去买机器。”最后,决定利用香港的银行信贷和通过开3-4年长期信用证解决资金缺口。于是,珠海中富继续向海外设备供应商申请信贷,先给部分订金,其余的分4年付款,并向加拿大某财务公司借贷资金购买设备。1996年,珠海中富又办了8家工厂,分厂数量增至20多家,公司业务覆盖了全国21个重点省市的市场。到了1999年,工厂数量增至30多家。至此,珠海中富基本完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凡是有‘两乐’生产厂的地方就一定有中富的配套厂。”到了后来,黄乐夫甚至把自己的生产线直接建到了“两乐”的生产线上,与对方“融为一体”。

  由于“两乐”与珠海中富长年的合作,珠海中富随着“两乐”在中国的扩张日益强大。公司总资产从1996年上市之初的7376万元增长到2004年度的47.23亿元;净资产也从3665万元增长到18.41亿元。子公司由上市时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接近60家。并且还走出国门,在泰国和蒙古设立了子公司。

  显赫的大客户和16亿元的年销售收入,使珠海中富无愧于“中国乃至亚洲PET饮料包装行业老大”的称号。

  傍着“豪门”过日子,有“大树下面好乘凉”的容易,但也免不了面对“一入侯门深似海”的考验。这两个大客户也是要求最高的客户,产品达不到要求,说什么也不行。

  黄乐夫把产品质量当成了中富的生命。珠海中富创建以来,黄乐夫一直坚持一点,就是在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上坚持高起点、高科技,不是世界一流的绝不引进,这也使产品质量在市场上一直独占鳌头。

  为了获取权威的信息,了解设备、技术和原材料的最新情况,黄乐夫经常要到国外考察。一位高管说起黄总的考察时“心有余悸”:“黄总是个工作狂,到国外最可怕的一次是6天跑了7个洲,看了18家工厂,6天只睡了18小时,累了就在火车上和飞机上打个盹就完了。出外期间,他从来不去旅游景点,都是直奔工作而去,一完事就回来,别人也没有玩的时间,谁提起跟他出差都有点发怵!”

  他在企业数十年很多事都是亲历亲为。有一次,PET直立瓶新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损失总计1000万元。黄乐夫带着技术人员到车间,不分昼夜地干了20天,终于解决了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富挣到第一桶金的轻松也渐渐失去了。“两乐”的原料采购也逐步变为公开投标,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黄乐夫的办法是“两头抓”,一是从“两乐”争取空间,二是从内部强化管理。

  这两点都很难。

  “和‘两乐’做生意,最难的就是谈判,谈判的主要内容又是价格。”黄乐夫说。

  可口可乐谈判人员对黄乐夫这个带着浓厚方言的董事长印象深刻:“黄董很会做生意的,他特别能磨,一天不行就两天,一个月不行就两个月,他真有耐心,也不着急。”

  去年2月20日,珠海中富与可口可乐公司双方签订《供货协议》,约定由珠海中富控股子公司昆山中强瓶胚有限公司在5年内向可口可乐合计供应热灌装瓶胚32.8亿支。这是双方签订的数额最大的一笔合同。

  这笔合同对于中富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折磨。一位高管说:“谈一谈,不行就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再谈。我们有些人都着急了。”到最后签字为止,这笔合同的谈判时间竟然长达一年零两个月。但黄乐夫却一直很有信心。参加与可口可乐谈判的人事后分析说,能拿下这个项目,除了成本优势之外,公司的地理因素也不可忽视。珠海中富在昆山刚设了一个厂,昆山是上海的“后花园”,交通非常方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次成功签下合同,是得益于公司庞大的全国性生产网络。他的产品质量、市场地位及多年的信誉为他赢得了这一大单。

  而对内,黄乐夫的管理也很有特点,在成本控制、企业管理等所有方面,他事无巨细全部操心。

  珠海中富的首任董秘龚淑媛已经退休了,她在企业工作了十年,她笑称“黄总会给各个部门的人员开会,连司机班、食堂的会他有时自己也要去。上班时间到了,他经常站在门口监督大家打卡。”

  一位工作人员一说起和黄乐夫吃饭就忍不住乐:“我们与黄总吃饭都是他点菜,他要是最后一个来,我们大家也都等着,因为他不让大家乱点,他根据人数点得够吃就行,不会点很多。有时哪个菜剩下了,他还要一一分到大家碗里,非让人吃掉不可。所以有时也很怕和他吃饭。”

  在黄乐夫的亲力亲为下,珠海中富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黄乐夫有一句话:绝不丢掉一个客户。黄乐夫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但却从来不会怠慢任何一个客户。他多年来一直坚持一个原则:无论大小客户来访,他一定要亲自跟客户谈,“不管是和我们做成生意的还是没做成的”。

  去年初,黄乐夫一天见了5批客户,到了晚上10点才送走最后一批客人,过度的劳累使他突发中风,昏迷数日。经过数月治疗,今年恢复了正常工作。

  这一突发事件使得很多人对于这家早已改制了的民营企业的接班人问题更加关注。黄乐夫对这一点也不避讳,其实,他从很早之前就开始有步骤地培养接班人。对于整个经营班子,公司近年来在香港及海外已经招募了一些专业人才,已经充实到了各个部门。而他的海外学成归来的大儿子黄朝晖格外引人注目。在大家的眼中,黄朝晖是掌握珠海中富未来的不二人选。

  “他现在也已经逐步承担更多的担子。”卢焕成说。

  黄朝晖十几岁上中学的时候,黄乐夫就让他趁假期到企业里“免费干活”,在生产车间,黄朝晖和其他人一样守着生产线。“不过,到了二十多岁,他根本就不想这个企业的事。那时候他和其他年轻人一样逆反,不愿步父亲的后尘,对接班中富根本没有什么概念。”黄乐夫说起这事还觉得有点好笑。

  不过,在加拿大

留学之后,黄朝晖还是回到了珠海中富。黄乐夫把儿子放在了一个刚起步但又关系着珠海中富未来的岗位上,那就是PET啤酒瓶项目。

  这一安排体现了黄乐夫的良苦用心。

  黄乐夫把这个项目称为公司的“二次创业”。黄乐夫说,传统玻璃啤酒瓶最大的缺点是不够安全,玻璃瓶爆炸伤人的事件屡有发生。相比之下,PET啤酒瓶重量轻、可回收、安全性高,取代玻璃瓶将是大势所趋,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PET啤酒瓶市场潜力巨大。

  珠海中富PET啤酒瓶项目的开发时间长达4年,目前产品已研制成功,去年就已经在北方市场投放。目前,使用中富PET塑料啤酒瓶灌装的啤酒有“蓝贝”、“海德尔”、“联威”等品牌。近日,珠海中富又与蓝贝啤酒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在河北省滦县蓝贝啤酒有限公司联线生产PET啤酒瓶,将在本月正式投产,双方开始走上合作更紧密的联体生产线道路。随着“蓝贝”的签约,国内一批骨干啤酒企业也加快了与中富联线生产事宜的洽谈。

  黄乐夫把未来交给了儿子,但他像所有的父亲一样,总是很难放心地撒手。“不放心,怕他们走弯路!”

  自己创业时期的艰难、数十年勤勉的劳作,在黄乐夫的眼里都不如儿子将要面对的一切更难。“在我看来,现在是珠海中富最困难的时期,因为创业容易守业难啊。现在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拼得刺刀见红,不可能像我们那样很容易地就挖到第一桶金的。”

  黄乐夫每天仍旧会早早来到公司,仍旧会经常去各地公司察看,仍旧会给很多部门开会,但他慢慢开始让黄朝晖走上前台,“让他当着大家的面讲他的想法,在大会上做工作总结,他的责任心也比过去强多了。”

  黄乐夫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三点:眼力、毅力和胆识,他称之为“三关”。儿子的中富需要什么,儿子需要过哪几道关,黄乐夫真的也很想知道。

  不过,他对PET啤酒瓶的前景非常乐观,他豪迈地一伸手:“这个啤酒瓶将来要再造两个新中富!”他好像找到了当初联手“两乐”的感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