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调整汇价管理 银行外汇管理求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 07:57 中国证券报 | |||||||||
记者陈继先上海报道 日前,央行公布了旨在改善人民币汇价管理的五项举措,主要有扩大非美元兑人民币浮动范围,对银行挂牌报价实施价差管理、扩大议价范围等等。在过去较长时间里,政府根据需要对外汇管理较为严格。商业银行外汇业务没有多少自主性,各家银行外汇报价大同小异,外汇业务管理模式也相差不大。“十一”前一周,央行再次推出外汇新政,加之此前外
重新调整外汇报价 有市场人士认为,尽管一个银行的外汇牌价并不能与实际结售汇价格完全划等号,而是一种价格意愿,但其大致反映了该行对某一时刻汇率的基本判断。因此,银行外汇报价将最直接、最明显的感受到来自新政的“冲击波”。 首先,一日一价肯定行不通了。随着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幅逐渐加大,一日一价意味着银行承担的外汇风险逐渐增大;而在非美元兑人民币业务上,随着央行将浮动范围从1.5%放大到3%,并取消价差限制,一日一价更加行不通了,否则,银行承担的风险会更大。 事实上,有部分银行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在“十一”前一周,中国银行开始改为一日多价。对于非美元兑人民币报价,一些银行则早已经实行一日多价。 再者,各大银行美元兑人民币报价趋同的局面将逐步打破,竞争性报价将逐步普遍。有外汇交易员介绍说,价差是反映报价竞争性的重要指标。如果外汇买入价格比别人高,或者卖出价格比别人低,价差就小,竞争力因此较高,反之,竞争力较低。 据市场人士分析,央行本次调整价差管理,将美元兑人民币现汇买卖价差占中间价的比率,从0.2%扩大到1%,现钞买卖价差占中间价的比率,从1%扩大到4%,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银行的利益,而是为商业银行操作增加空间,让银行增加外汇报价的灵活性。如果市场预期人民币升值强烈,价差自然扩大;反之,价差则缩小。 据了解,央行推出新政后,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迅速作出反应。9月26日,中国银行美元兑人民币现汇报价要比市场低40点,农业银行则是现汇买入报价低40点,卖出报价高40点,将价差扩大到404点,比市场高出80点。9月27日,中国银行报价又有所调整,大致是现汇买入报价与市场相差不大,但卖出报价比市场低16点,而农业银行则是买入报价比市场低45点,卖出报价比市场高35点。尽管大多数银行还没有调整,处于观望阶段,但市场人士相信,差异化的报价将逐渐被市场所接受。 修订外汇管理制度 调整外汇报价只是本次外汇新政带给银行的表面冲击,更深的影响还在于对外汇业务管理制度、经营策略等。 有多位外汇交易员就说,以前开市后,美元兑人民币报价就挂在央行限定范围的两极就可以了,现在央行将范围扩大,继续沿用从前思路肯定行不通。一日一价也要改成一日多价,价格的调整机制也必须建立起来。即如果银行间汇价变动多少时,结售汇报价就跟着调整?每次调整幅度又是多大?相关的风险监测、内部控制制度等等也要随之重新修订。 除此之外,银行的外汇经营策略可能也需变化。市场人士分析说,银行之间外汇头寸总量、持币结构等都存在差异,商业银行需要考虑,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确定更有效的外汇经营策略。 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对外汇新政的率先反应,就是一个例子。中国银行持有的美元规模最大,持汇压力就比别的行大,因此希望以优惠的价格卖出美元;而农行将价差扩大,可能希望回避结售汇业务风险。 央行本次外汇新政中“扩大议价范围”的安排,就向银行透露出调整经营策略的意图。在以前,银行对客户的结售汇议价一般随着单笔结售汇规模而优惠。现在央行放宽议价范围,银行可不限于单笔大额交易,对大客户也能议价,以求整体上利益最大化。 为了适应“新形势”,商业银行外汇管理积极“变阵”显然将增进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这也正是央行所希望见到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