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心股改过程中被排除在外 H股股改破题艰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 08:17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李骐 深圳报道 H股股东显然不甘心在股改过程中被“排除在外”。“H股股东首先要的就是参与表决权”,香港一家证券公司人士称。 而且,一家A+H上市公司的董秘也承认,QFII也希望公司对H股股东“有所表示”,否
保留表决权 “香港地区的H股股东明确告诉我,在股改过程中,最低限度要保持表决权,否则他们会提出集体诉讼。”广东某公司董秘说。 “据我们统计,31家‘A+H’公司中有15家公司H股股东的数目占了流通股股东的三分之二以上,作为关系到上市公司日后发展的重大事项,凭什么剥夺他们的表决权?”上述香港证券公司研究部主管表示,“据我们了解,H股股东首先要的就是参与表决权;其次是要求股改过程中上市公司除了送股之外其他的对价手段都不能使用,否则就是损害了H股股东的利益。” 一家A+H公司董秘也予以了证实:“公司股东中有不少QFII,既持有A股也持有H股,他们希望我们对H股股东有所表示,否则就有可能以A股股东身份对方案投反对票。” “为了解决股改难题,在五部委召开的调研会上,我们提出建议”,广东一家上市公司董秘表示,“首先,明确股改过程中公司不支付任何费用,即使是路演、中介等费用也由大股东出;其次,采取一系列手段稳定市场,确保H股股价不受影响;最后,允许H股股东有表决权,他们可以在股东大会上就股改的原则性问题表达意见,而对价的具体方案则由A股股东投票决定。” “这完全是上市公司的一厢情愿”,上述香港证券公司研究部主管表示,“按照香港的法律,一类股东通过决议,影响另一类股东的权益是不允许的,受损股东可以起诉。31家公司中,难免会有被起诉的。” 香港某基金经理认为:“本来投资者买入H股时压根就没想到会有补偿,但QFII投资A股,得到了大量对价,喜出望外,好像天上居然掉下了馅饼,现在再有要求,就是得陇望蜀了。” 中国证监会股改领导小组李明处长日前解释称,涉及到带B股和H股的公司的股改,其中有两点需要明确:一方面,股改召开的是相关股东会议,这意味着没有H股股东、B股股东的事;另一方面,股改不能损害H股、B股股东的利益,如果股改中涉及到分配等问题,一定要召开股东大会征求所有股东意见。 公司仍观望 “我们自身是很有积极性的,只是股改由不得我们,还要等待具体的股改指引出台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一家含H股公司董秘表示。 “我们也就含H股公司的股改问题请示了证监会,没有明确回答”,深圳一位投行人士表示,“据称,国务院法制办正和证监会、国资委一道研究这个问题,国庆长假后可能会出台一个相关的指引文件。” “具体的操作指引未必会公布,可能只是发到保荐机构和两个交易所参照执行”,上海某投行人士说,“节后可能会先挑一家到几家公司进行试点,试探各方反应,确认没什么问题后才会全面铺开。” 据了解,大部分A+H股公司仍在观望之中,“我们已经和保荐机构接触过了,方案正在讨论之中,出台后会广泛征求投资者的意见”,青岛啤酒(资讯 行情 论坛)董秘袁璐说,“现在不急着股改,我们想看看别的公司是怎么做的。” 这种态度似乎已经成为同类公司的共识,“我们与其他公司进行过沟通,大家都希望等别的公司先做,看看市场反应,然后自己再做。”广东一家A+H公司董秘说。 “当第一家风险太大”,上海一位投行人士表示,“‘A+B’公司中,很多是中小公司,与之不同的是,‘A+H’公司基本上都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很多企业甚至是当地的窗口公司,如果因为匆匆股改而引发国际诉讼的话,对企业及当地政府的形象会有很大打击,所以他们都宁可持观望态度。” 而香港证监会主席办公室中国政策顾问王沅表示:“如果出现损害H股股东的个案,香港证监会接到申请后会向内地监管层提出意见,互相沟通,直到两地的投资者都尽可能满意。” “股改的顺序就是先易后难,由于一直在担心会引起海外的集体诉讼,所以‘A+H’公司的股改一拖再拖也就不难理解了”,深圳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不过完成股改的公司已经有100多家了,含H股公司的股改条件应该已经成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