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政策暖风不红黄金十月 综观十年来行情涨少跌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 08:45 北京现代商报

政策暖风不红黄金十月综观十年来行情涨少跌多

  十月的金秋阳光灿烂,随着祖国56周年华诞的临近,举国上下欢腾雀跃。在管理层利好频出的扶持下,市场终于展开了灿烂的笑脸,迎接国庆长假的到来。于是,节后的市场走势也将成为投资者所关心的焦点。

  政策 有史以来最为密集

  业内专家表示,此次股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根本性的矛盾所在,而此时的市场已经不堪重负,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引发更多层面矛盾的爆发。管理层对市场呵护态度表现的已经是非常明显,就此前所出台的各项政策已经表达了政府对此次股改的决心与魄力,这已经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传达精神了。管理层“真金白银”的让步,身体力行的行动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未来不排除会有更积极的政策配合股改的顺利实施,这也是中国证券市场十几年来不可多见的政策密集期。

  市场 走势超乎常规

  经历一轮政策面的“狂轰乱炸”,市场的表现依然差强人意。经历了“冰火考验”的投资者们已经有点找不到北的感觉,市场的整体走势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思维范畴。为什么市场在政府的扶持下变得如此“多愁善感”?

  消息人士称,在市场剧烈震荡的走势下,足以说明政策推行的不稳定性,以及后续政策的不确定性让市场主力“瞻前顾后”,不敢放手去做。由于各个方面的“匮乏”,处于被动地位的中小投资者无法适应市场主力“摸把油”就跑的节奏,却只能默默承受震荡市场所带来的至喜与至悲。

  机构“深挖洞,广积粮”

  在股改没有全面推进的时候,理论严谨的机构投资者是不会主动出击。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他们不会冒然进行风险不确定的投资,“不见兔子不撒鹰”是其历来的手法。但是,需要重点提醒的是,密切关注基金重仓股的动向,一旦机构投资者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就不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市场行为,这将是决定未来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整体趋势。

  市场:前途光明 道路曲折

  回顾历史,在新中国成立的56年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只要是新政策的推行,受益者总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关乎国计民生的

证券市场也摆脱不了这个“模式”。因此,现在不能盲目悲观地看待今天的市场。投资者已经走过了草地,爬过了雪山,现在更不应该轻易放弃追寻太阳的理想。

  技术人士表示,大盘已经摆脱了中期下降趋势线的压力,经过了一浪的扬升,现在正处于二浪的回调整理中,在没有完成回探确认前,第二轮升势还为时过早。另外,市场底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确定的。

  金秋十月机会几多? 十年行情涨少跌多!

  2004年:

股权分置

  2004年4月蓝筹股终于将大盘推上1783点,国际大师罗杰斯5月唱空A股得到应验。经济学家将下跌的根源归咎于股权分置,认为要推行股权分置改革,变更不合理的股权结构,投资者大多搞不明白国有股减持、全流通和股权分置改革到底有什么区别,“十一”长假前正值9·14行情爆发,总理讲话支持股市,但复牌后只涨了一天就开始下跌,并跌穿1300铁底。长假后总体评价:下跌。

  2002年:叫停国有股减持

  2004年4月蓝筹股终于将大盘推上1783点,国际大师罗杰斯5月唱空A股得到应验。经济学家将下跌的根源归咎于股权分置,认为要推行股权分置改革,变更不合理的股权结构,投资者大多搞不明白国有股减持、全流通和股权分置改革到底有什么区别,“十一”长假前正值9·14行情爆发,总理讲话支持股市,但复牌后只涨了一天就开始下跌,并跌穿1300铁底。长假后总体评价:下跌。

  2000年:挑战2100

  2000年市场一路上扬,几乎没有级别较大的调整,但在2100点明显市场压力增大,各股也是全面上扬,强庄股的表现最为出色,但也为后来的庄股跳水埋下了祸根。“十一”长假前市场刚刚经历一波较大的回调,并已经有企稳的迹象,“十一”长假后市场继续上扬,并再次挑战2100点大关。长假后总体评价:上涨。

  1998年:资产重组年

  1998年上半年市场在资产重组个股的炒作中达到了1422点,各种传言满天飞,垃圾股的炒作到达了极致。但终因根基不稳导致大盘下跌,在8月18日探至1043点后开始上扬,“十一”长假前上涨到1242点,复牌后基本在1200点到1300点之间震荡,12月15日有效跌破了1200点。长假后总体评价:整理。

  1996年:牛市开始

  1996年市场开始转暖,并从512点开始上扬并走出牛市。长虹、发展等绩优股领涨大盘,“十一”长假前市场在750点做出双底并以两根阳线收关,长假复牌后市场经过短暂的整理即发力上攻最高达到1258点,对于这段上涨,管理层认为属于非理性上扬并出台了人民日报社论进行打压。长假后总体评价:上涨。

  2003年:全流通大讨论

  2003年政策面总体真空,市场对国有股减持是否真的叫停犹豫不决,分析人士纷纷讨论全流通的意义,基金得到长足发展,大盘蓝筹股逐渐成为市场主角。“十一”长假前市场相当低迷,但长假过后,市场缓慢升温,成交量温和放大,蓝筹股成为基金新宠,

中国联通异军突起,带领大盘开始上扬,市场也经过调整后走出强劲上升行情。长假后总体评价:上涨。

  2001年:创出新高

  2001年承接2000年的强势,终于在2001年6月14日创出2245点新高,也是上证指数十多年的最高点位。“十一”长假前市场已经屡创新低,长假复牌后更是连续下跌200多点才出现反弹。长假后总体评价:下跌。

  1999年:网络热潮

  1999年网络股开始炒作,更是爆发了5·19行情,市场从1047点直接上涨到1756点,随后市场开始调整。在“十一”长假前市场已经显露疲态,复牌后大盘便一路下行。长假后总体评价:下跌。

  1997年:强行上扬

  1997年5月12日市场在管理层13道利空金牌的镇压下达到高点1510点,并结束了长达1年半的牛市。1“十一”长假前的9月23日达到了下跌的低点1025点。“十一”长假复牌后即连续上扬,后在1190点附近平台整理。长假后总体评价:上涨。

  1995年:最后的下跌

  1995年5月18日,受关闭国债期货影响,股市出现井喷行情,从582点3天上涨到926点,后出现宽幅震荡,“十一”长假前夕,市场在792点做出双头,并开始走弱,“十一”长假后经过盘整,于11月7日开始破位下行。长假后总体评价:下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