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股改“捆绑”再融资当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 07:56 中国证券报

  记者陈亮 北京报道

  武钢股份(600005)和G长电(600900)的股改方案中同时出现再融资的“身影”,这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对股改与再融资“捆绑”现象的关注。根据记者昨日对包括基金公司、上市公司、证券研究所等在内的10余家机构的采访,发现业内人士对此现象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异。

  整体上看,半数机构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再融资并非“洪水猛兽”,因为某些公司在股改方案中的再融资条款,起到了锁定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同时,即使这些公司在股改时没有“搭售”再融资方案,今后也会在适当的时机推出,因此这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对此不必过于敏感。而另外一部分机构则认为,从公司个体的角度,在股改时提出再融资是无可厚非的,但从整个股改全局来看,此时就埋下再融资的伏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原本就比较脆弱的预期,不利于全面股改的顺利推进,因此有关部门在审批时应该慎重,流通股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也应在表决中积极维护自身的利益。

  赞成派:本身就是为股改服务

  中信证券是

武钢股份保荐机构之一,该公司有关人士表示,本次采取蝶式权证方案,既考虑了对价安排,也保留了流通股股东获得股份对价后获得超额收益的可能,有利于保障流通股股东利益。

  国内的一些上市公司也认为,在股改中搭配再融资的方案是兼顾了各方的利益。万科(000002)的证券事务代表梁洁就对记者说:“武钢设计的方案包括再融资,本身就是为了股改服务的,因为正是要通过认沽和认股来对冲风险,才能体现对流通股股东的保护。”

  华侨城(000069)有关负责人更是表示,股改与再融资同时推出应该是反映了上市公司的实际需求。他说,证券市场停止融资和再融资本来就不正常,特别是在全流通的环境下,再融资本身不是坏事,有能力进行再融资应该视为利好。

  对于“捆绑”的质疑,华侨城该负责人认为,像武钢、长电这样的公司,结合股改以权证方式再融资,实际是在让利。因为这些公司募集资金将会明显产生效益,如果市场各种假设不便、估值水平不变,未来的再融资价格必定会更高。

  对于近期市场的下跌,不少业内人士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股改预期的变化有关,股改与再融资的“捆绑”也是一方面原因。不过,业内人士基本都认为,融资的压力肯定是存在的,因为证券市场不可能长期不进行融资活动,否则市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反对派:对全局会产生负面影响

  当然,对于上述观点,也有相当数量的机构持不同的意见。

  有观点较为偏激的人士称,在目前再融资态势不明的情况下,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显然愿意在股改方案中解决再融资问题,否则根本没有股改的动力。而且,由于对自己的再融资项目没有信心,怕以后表决时通不过,所以才会在这一时刻捆绑。

  多数机构表示,在股改方案中同时“搭售”再融资,对公司个体而言,当然是无可厚非,关键是再融资的项目前景如何,再融资以后股东的收益会增加还是减少。

  但有不少机构也指出,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证券市场还是典型的资金推动型,一旦更多的上市公司都在股改方案中提出再融资,将极大地影响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因此是值得商榷的。

  国信证券首席估值分析师汤小生就向记者表示了他对“捆绑”方案的担忧。汤小生认为,对价在本质上是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如果过于依赖再融资式的权证,这种补偿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并会影响市场的信心。

  流通股股东应积极参与表决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政策上对股改方案包含的内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限定,因此无论何种方案出台都是可以理解的。

  中关村证券研究所、巨田证券研究所等机构表示,即使再融资方案与股改方案一齐推出,也要充分考虑能否在流通股东那里获得通过。对于国内的上市公司,有融资冲动的传统。在过去,流通股东没有发言权,而现在流通股东对方案有充分的参与权和决定权。因此,一旦有流通股股东对股改方案不认可,可以向上市公司表达自己的意见,要求修改方案。毕竟,如果方案得不到股东大会通过,是大股东和上市公司都不希望看到,所以他们会充分尊重流通股股东的意见。迄今为止数十家上市公司已经修改了股改方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