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怎样才会“争做股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 08:20 中国证券报 | |||||||||
李允峰 股东和股东就是不一样。就在证券市场上非流通股股东为支付对价的多少和流通股股东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却有人为了做股东宁舍乌纱帽。这是一种怎样可贵的“争做股东”的精神。有媒体报道,9月21日,是某自治区政府要求公职人员主动撤出入股煤矿投资的最后期限,没有一名公职人员主动从煤矿撤出投资。一煤矿老板私下了解听到了“宁不当官决
宁不当官,也争做股东的背后是当股东获得的利益要比当官获得的利益高得多,至于这棵摇钱树高到什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说白了,这些官员股东不是个人资金在入股,而是乌纱帽在入股,是非法股东。而证券市场的合法股东,获得的却是两袖清风。从股改试点到全面推开,已有上百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对价方案,其平均水平基本上是围绕“10送3”的比例来回报流通股股东的。而因为炒股炒成股东的投资者,其亏损面却达到七、八成,亏损幅度多数都超过50%。同是股东,官员股东获得的回报是惊人的,而证券市场的中小股东的亏损同样也是惊人的。 笔者突发奇想,如果能够让这两类股东交换一下投资结果,那岂不就同时解决了证券市场低迷问题、难以实现大规模直接融资问题,以及官员入股煤矿造成的腐败和矿难频发的问题?当然,这是众多合法股东的理想,要实现这个理想,也已经露出了希望的苗头。当前,国务院坚决倡导的股改,以及坚决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问题的政策,说明国家已经高度重视这种“合法股东被抢,非法股东被养”的现象。 如何让证券市场出现宁不当官也要当股东的喜人景象呢?其实也不难。股改倘若能够在投资者心里形成“股改不等同于减持,甚至是增持”的效果,则可以消除投资者的股改扩容恐惧,吸引更多人成为股东。其实,同样有着“国有股减持”问题的国家还有印度。印度就在宣布国有股减持后,印度财政部门随即出台了政策:凡是盈利的国有股上市公司控股不得少于50%,不足50%的还要增持股票,同时国有股具有流通权。市场消除了大扩容的担心,国家还动用资金来购买绩优股,这无形中增强了投资信心。印度的股市也从两年前的2900多点上涨到了如今的8100多点,上涨了160%多。想一想,如果我们国内的股市能够出现这种场面,那肯定会出现争着买股票的景象。那时,我们这些合法股东肯定想的是如何争做更多公司的股东,那该是多么令人向往。同时,那些官员们就不必非要冒着掉乌纱帽的风险去做什么非法股东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