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积极稳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 07:58 中国证券报

  (上接A01版)他认为,只有金融衍生品的不恰当运用和过度的投机,才会加剧金融风险和危机。目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虽然还不尽完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推出金融期货。我国内地商品期货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为金融期货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经济正处在上升阶段,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成思危强调,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要结合我国国情,稳步推进。要认真总结吸取国
外的经验教训,认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利弊得失,既不照搬国外的做法,也不因噎废食。在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方面,既不能在条件不成熟时硬推,也不能在条件基本成熟时,裹足不前、贻误时机,要有选择地逐步推出。要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尚福林在演讲中指出,金融期货市场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不断创新,并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市场。世界各主要国家与地区都把发展金融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金融期货市场,有利于资本市场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完善结构,增强弹性;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

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适时稳步发展我国的金融期货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尚福林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曾经尝试开展过国债期货交易,但由于当时现货市场不成熟,监管主体不明确,交易所之间恶性竞争,公司内控机制缺乏,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试点没有成功,直接影响了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十年来,我国经济金融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一,我国资本市场规范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参与者需要相应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工具,从而为开发金融期货创造了条件。第二,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经过近几年的规范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各项基础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市场风险处于可测可控的状态。比如去年推出的棉花、燃料油和玉米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运行平稳,一定程度上为发展金融期货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第三,几年来,中国证监会组织交易所和有关方面,对开发金融期货进行了系统论证,并进行了大量的制度建设和技术准备工作。

  针对市场普遍关注的股指期货问题,尚福林说,近几年市场对推出股指期货的呼声一直很高,但由于存在股权分置问题,客观上制约了股指期货的推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之中。随着股权分置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逐步解决,客观上将消除推出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制度性障碍,为资本市场产品创新拓宽道路。证监会将积极推进与资本市场稳步发展相关的基础制度建设,统筹考虑,积极探索,适时推出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为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的工具。

  尚福林强调,适时发展包括金融期货在内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创新和发展。我们既要充分借鉴国际市场成熟的经验,又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全面总结我国商品期货和以前国债期货试点的经验教训,加强制度建设和法规建设,本着“充分准备,平稳推出,隔离风险,强化监管,逐步发展”的指导思想,促进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冯国勤在演讲中说,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所作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上海始终把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四个中心建设的核心,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上海将按照“5年打基础,10年建框架,20年基本建成”三步走的战略部署,集中精力,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把金融创新作为重要的任务,争取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创新和交易中心,形成符合国际通行惯例、交易制度规范有序、法律体系比较完备的金融发展环境。

  本次论坛由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

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金融期货的创始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名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姜洋、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朱从玖、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
诺贝尔经济学奖
得主迈伦·斯科尔斯先后作了主题发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