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暴跌分析之政策篇:股改遇阻造就行情瓶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 08:58 和讯网-红周刊 | |||||||||
本刊记者 王正翊/整理 申银万国:证监会与国资委的分歧显化 中小企业板6家国企推迟公布方案,以及中石化对股改问题的表态,都引发证券监管部门对国有上市公司股改进程的担忧。9月20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分别在头
可以说,这些文章的刊登,说明国资委和证监会的分歧不仅已经显化,而且已经开始影响到股改进程。证监会和国资委之间的分歧,根源还是在于股改迅速推进和国资改革之间的矛盾。国资委成立才两年多,国资改革体系还没有理顺,而这些问题必然在股改过程中体现出来。阻碍改革进程的并不是国资委本身,而是证监会和国资委之间的意见分歧。 博览财经:1200点是证监会认可的价值中枢 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欧阳泽华日前指出,“目前股指稳定在1200点左右,是一个较好的状态。希望股指迅速恢复到2001年时的2200点左右是不现实的”。这个讲话有两层含义:其一,1200点就是当前股市“合理”的价值中枢,围绕1200点进行股改“是一个较好的状态”;其二,证监会对目前股指稳定在1200点是比较满意的,不希望国资委向下破坏这种“动态平衡”。这也是证监会官员首度对股指作出表态。 为什么在试点期间,证监会领导多次“视察”基金,市场传闻他们要求基金不要“砸盘”,但现在为什么却对基金的“不作为”不闻不问呢?有消息表明,对于这一价值中枢,包括QFII在内的国内外投资者也比较认同。因此,证监会近期才会反复强调股改的成果,高度肯定试点形成的“10送3”对价标准。但证监会的种种努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资委,还是一个问号。 国信证券:A+B,A+H股改仍未破题 制约大盘 近期市场走势清楚地表明,国企大盘股上涨乏力,市场更多地是对绩差股和概念股的投机性炒作,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对于国有企业的对价预期在降低。G股板块在此期间将成为测试市场预期的“风向标”:当市场预期未来对价幅度降低时,G股板块将凸现估值和比价优势;当市场预期未来对价幅度提高时,市场则会继续“寻宝”游戏而冷落G股板块。 在股权分置改革的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出台齐备之后,国资委将成为股改的“主角”,建议密切关注许多民营企业提高对价以后,国有上市公司改善对价的程度。 此外,A+H或A+B股公司仍未破题,制约了权重股上涨。我们一直认为A+H或A+B公司股改破题有望成为大盘继续上涨的“催化剂”,尤其许多大盘A+H股公司是中央企业,直属于国资委,但这一方面的进展明显缓于市场预期,成为权重股上涨的制约因素。 开利财经:重振信心 不能“依靠增量、牺牲存量” 去年3月17日,各大证券媒体刊发了中国证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报告:“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和场外资金积极入市。”但紧接着在4月7日,沪市股指从1783.01点的高位一直下滑到今年的低点998.23点。 再回顾前几年的情形,每当行情稍有上涨之后,有关部门就会统计出所谓“客观、事实”的调查报告,向媒体兜售“投资者信心恢复”,可是每次都是结果公布出来没过几天大盘就出现回调,“投资信心恢复”的报告反而成了反向操作的指标。日前央行公布“投资信心恢复”的结果,终于也难逃此下场。 本次所谓的“投资信心”可能大部分来自管理层政策诱导下的各种增量入市资金和新资金,因为存量资金基本处于全部亏损状态,要让其信心十足是不太可能的。虽然有些被套的存量资金在某只股票和三季度行情上有所收获,但总体还不能弥补以前亏损的窟窿。 目前各种政策措施也没有从根本上来挽回投资者的信心,只是一些使股市摆脱困境的权宜之计,让投资者在行情上涨的财富效应下进行刀口舔血式的投机,而非自然恢复。 对于这种“依靠增量、牺牲存量”的恢复投资信心方式和改革之法,对市场长远发展并不可取,也不利于市场化环境的建立和投资信心的恢复。这种像“割韭菜”一样灭掉一茬又一茬的市场氛围,时间久了必然会再次出现问题,直至失去诚信、市场枯竭。因此,投资者一定要警惕这样的诱导,认清改革方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