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对价分歧开始显现 1200点轻易失守股市惊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 15:08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张勇 李骐 上海、深圳报道 由股改演绎的上升行情嘎然而止。 市场四度冲击年线1200点。9月19日,当沪指站到1200点,投资者甚至还来不及额首相庆,连续4天的突然大跌令股市再度惊魂。
9月23日,上证指数收盘1151点,而在仅仅四个交易日前,9月19日指数的收盘还在1220点。 分歧显现 22日,在北京辖区上市公司股改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股权处助理调研员曹录波,中国证监会股改办成员、北京证监局局长助理安青松分别透露,国资委将于近日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国有股审核程序事项补充通知》,商务部即将出台外资法人股参与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其他相关部门也将就各自管辖范围内涉及的股改事项,分别出台相关政策。此外,由于相关政策尚未完善,国资委将不再批复股改方案中的期权激励内容。 本报获悉,曹录波在会上称,先前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即246号文)制订时,股改还未全面铺开,即将发布的《补充通知》,将对三上三下程序进行修改完善。 而所谓三上三下程序,246号文这样规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提交证券交易所前,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须征得省级或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原则同意;国有控股及参股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委托上市公司董事会召集A股市场相关股东会议前,上市公司所有国有股股东须取得省级或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书面意见;国有控股及参股上市公司董事会公告召集相关股东会议后,由持股数量最多的国有股股东统一将方案报省级或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 相关知情人士透露,《补充规定》之所以更加严格和复杂,是为了避免在地方国资委不知情的情况下,股改方案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确保国有控股股东与所直属国资委进行充分沟通。 此前,曹录波对媒体表示,从试点工作到现在,几批企业股改都呈现出送股为主的特点,比较单调。单纯送股,容易造成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权利的进一步损失,因此,国资委鼓励探索多种实现形式,如缩股、承诺分红比例、发行认股和认沽权证、派现、将资产重组与股改组合运作等,不要仅局限于送股形式。 其实回过头来看“试点”初期,由于游戏规则的无序,“对价”标尺的混乱,造成了投资者预期不确定的恐慌。因此,管理层必须依靠动用国家性资金来确保股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这几个月以来,国家累积使用的资金可能已经过千亿了。” “宝钢的股改最能触动国资委,即使动用了20亿也还是没护住4.53元的价格,那到底要用多少钱才行?难道股改的良好环境真的是只能靠钱堆起来吗?”一位接近国资委的人士如是说,“国资委现在首先要考虑的,是国有股如何实现‘保值增值’,而并非通过发动行情促使股改快速通过”。 根据了解,曾经被深圳国资委推荐的农产品股改模式,也被许多人认为成本偏高,并不适合广泛适用。农产品的股改方案是国泰君安做财务顾问,它的方案曾被认为是大股东分文不花而获得流通权,但后来其他投行人士指出其风险过大,如果采取补差价的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风险要小得多。 同时,证监会内部对于股改也有不同看法,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在证监会内部有人提出五年内对股改重新定性,再次加强对股改的认识,不能不计较成本。” 对价争论 “当以后回过头来再看今天的股改,我们一定会觉得这段路没有白走,即使这段路会有很多的曲折。”国泰君安一位副总经理告诉本报,“股市对于股改的敏感反应是十分正常的,有时候这种敏感反应还会过激。 股市的敏感反应并非空穴来风,直接的“诱因”就是股改全面铺开后的两批公司并没有达到的市场的预期,6家停牌的中小板公司并没有在第二天推出股改方案,而这6家公司的大股东都是国有企业。 某基金经理称,问题出在国资委,据说很多公司原本的对价方案是10送3或4,但通不过国资委这一关,国资委不希望他们互相攀比,于是纷纷被打回去重做,改为10送2点多的方案,因此方案推出也迟了。 个别大型国企的股改进展更加谨慎,中国石化董秘在近日明确表示,”目前还需要先把一些复杂的问题一个个搞清楚,才能方手做方案。 市场人士分析,目前国资委可能正在更多的考虑国有大股东以送股方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时会否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这有可能带来市场对于股改预期的降低。 经过两批试点,客观上似乎形成了一个“标尺”:那就是民企对价在10送3以上,一般国企10送2.5-3,大型国企10送2-2.5,整体上的平均送股比例是10送3。而数据显示,股改全面推进后首推的40家公司为平均10送3.02股的对价水平。 然而,根据本报了解,目前这种对价标尺已经遭到了国资委领导的置疑。知情人士告诉本报,“大概几个星期前国资委内部就已经有人认为对价水平偏高,往后可能要考虑缩小对价或改变送股的单一对价模式。”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无论监管部门在对价标尺的高低问题有怎么样的争论,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没有谁会反对股改,也没有谁会希望股改失败。 市场因素 当然,在对股改“过敏”的同时,股市还遭遇到市场本身的因素而出现了调整。 世纪证券的分析师指出,截至上周末A股的动态市盈率为18倍,已远远超出G股、B股及H股的市盈率,显示出A股有极强的对价预期,但实际情况显然达不到,所以市场只能选择回调。此外从深沪两市的股改速度来看,年底可能就符合新老划断的条件,从而启动IPO和再融资,此外临近国庆长假,短线资金开始撤出,长线资金也面临年底来临的压力,这都给市场带来极大压力。 根据了解,随着股改业务的全面铺开,已有券商开始为手中已过会项目的发行做前期准备。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现在还无法确定整个市场新老划断的准确时间,但中小企业板发行开闸的时间很可能会在年前,现在着手准备不算过早。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大多数公司业绩已到顶,且呈下滑趋势,公司质地不佳,而且垃圾股送的再多还是一堆垃圾,投资者因此缺乏持股信心,赚了钱就跑,所以这些公司涨得快跌得更快。 而基金公司也开始普遍看空,内部人士介绍说,在第三十次基金联席会议之时,虽然整个会议的讲话平淡无奇,但意义十分清晰,就是统一基金思想,为股改保驾护航,当时会议刚一结束,基金公司内部纷纷传言行情要继续上涨,但到了本周,局势为之一变,基金公司突然陆续看空,这也表明在遭遇年线压力之后,基金公司也开始考虑套现。 此外,近期有关IPO将重启的消息也带给市场利空。某投行人士认为,不是因为要进行IPO的原因,而是因为股改送股造成的扩容导致的,此外还有国庆长假临近,投资者落袋为安的心理原因。 有分析人士表示,基金的理性一方面来自于对宏观经济的担忧,另一方面也来自理念的束缚和手中可运用资金的窘迫。1200点之上基金屡屡做空使这种担忧的集中体现,直接演变成了大盘目前的僵持状态。 平安证券的分析师人为,游资主导的行情告一段落,市场处在资金结构调整过渡时期,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转换过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