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记者观察) 大股东遭遇博弈两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 07:51 中国证券报

  记者李宇

  两批78家公司进入股改程序后,已开始积极与流通股股东沟通协商,首批公司也已对方案作出进一步修改。值得注意的是,在股改预案的沟通调整过程中,不仅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展开博弈,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博弈也错综复杂,作为股改主要角色之一的大股东,面临着如何在两种博弈中平衡的两难。

  一个引起关注的事实是,中小板的德豪润达在非流通股股东意见并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提高了对价,新增加的对价送股则由大股东独自承担,其他股东“搭了趟便车”。资料显示,该公司对价方案由原来的10送3提高到10送3.6。第一大股东珠海德豪电器除了需按原来的10送3的比例送股397.8万股之外,还需送出因此次方案调整而增加的156万股,共送股553.8万股。从第一大股东持股情况来看,其持股比例为37.87%,并未绝对控股,新增的156万股占其持股总量的4%,应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个结果,主要是因为非流通股股东之间难以达成一致。德豪润达有关负责人对此解释,非流通股股东在修改方案上一度陷入僵局,大股东以外的两家非流通股股东并不愿意因为公司暂时困难而放弃公司长远利益,进一步提高对价也就难以达成一致;但与此同时,根据流通股股东的要求,大股东又必须提高对价才能获得流通股股东认可。两难之下,大股东表示,为了顺利完成公司股改的大局,愿意独自承担修改后方案中增加的对价股份。市场人士对此予以较高评价,认为这一举措反映了大股东推进股改的诚意。实际上,虽然大股东独自支付新增对价尚出一例,但大股东暂代其他股东支付对价的情况却也并不少见。如南化股份由于股东中已出现法人股被司法冻结,控股股东承诺,如果被冻结的股份未解冻,将代其先行支付

股票对价。第二批股改公司中,飞亚股份、山东威达、株冶火炬、宜科科技等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也承诺,因其他非流通股股东的股份发生质押、司法冻结、扣划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执行对价时,控股股东将代为支付所需的对价。

  大股东积极推动股改精神可嘉,不过如何与其他非流通股股东博弈,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有专家认为,从获得流通权和套现的动机来看,动机最强的是第一大股东之外的非流通股股东。因为第一大股东一般将公司作为一项事业在经营,而一些持股不大的非流通股股东则可能把股权仅作为一项投资来考虑。从目前推出的七十多家公司来看,多数公司的额外承诺都是大股东作出的,其他非流通股股东一般仅按照法定要求承诺“爬行减持”。由此看来,大股东在股改中表现了较其他非流通股股东较多的诚意,甚至是付出了更多的成本。

  市场人士对此有着两点分析:一方面,大股东作出更多的承诺对稳定市场预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持股最大的股东,这也是必要的举措;另一方面,虽然非流通股股东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是正常现象,但也要看到,如果股改方案不能获得流通股股东认可,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多输”。少数持股较小的非流通股股东也不能老是抱着“搭便车”的想法,如果真对公司前景看好,也可以考虑作出一些额外承诺,以显示诚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