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流失论重挫投资热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 04:3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
沪深综指连续出现放量下跌,自7月22日本轮行情启动以来,市场如此连续放量杀跌还是首次。下跌的主力是大盘国企股。市场人士称,这是因为投资者对国企股改的预期不稳,导致权重股大挫。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截了当地称,目前在支付股改对价会否导致国资流失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看法。 投资者注意到,本周一宣布“方案报批中,停牌待定”的6家中小企业板公司,并没
有市场人士认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特别是大中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改慢半拍,既有可能是审批程序的原因,也可能是有关方面对支付对价产生了审慎的看法,即更多考虑国有大股东以送股方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时会否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据有关专家介绍,以支付对价方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对于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都是平等的。某种程度而言,非流通股股东得益更多。非流通股股东不能总认为流通股股东想借机多占便宜。对于国有资产而言,国有资产利益与整个国民经济利益是统一的,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利益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因为过度关注短期的国有资产利益而伤害一个开始转向健康的资本市场,那么国有资产的根本利益必将受到伤害。 上海证券报 高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