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海信收购科龙 > 正文
 

传海信总裁将任科龙董事长 接盘者为何是海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 09:50 21世纪经济报道

传海信总裁将任科龙董事长接盘者为何是海信

  本报记者 杨瑞法 见习记者 杨颢 上海报道

  沸沸扬扬的科龙控股权转让一事,终于水落石出。

  9月14日,科龙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000921.SZ)发布股权转让提示性公告,称其单一大股东广东格林柯尔(资讯 行情 论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已于20
05年9月9日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格林柯尔拟将其持有的境内法人股262212194股(占本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26.43%)转让给海信空调”,双方“拟定标的股份的转让价格为9亿元人民币(即每股3.432元),首付款5亿元人民币”。

  顾雏军为何将科龙的控股权卖给海信?

  “不想转让给同行”

  “自格林柯尔进入科龙以来,顾老板一直受到外界质疑,此次证监会的调查,不知拖到何时能有结果,我们拖不起。”今年7月4日晚,格林柯尔董事局董事、

科龙电器营销副总裁严友松对记者说。

  而此前两周,针对媒体广为传播的“格林柯尔正计划退出科龙”的消息,严友松还对记者说:“这一百个不可能,一千个不可能。”

  由此可知,退出科龙,顾雏军是迫不得已。在7月4日的采访中,严友松坦承,在证监会派员进入科龙调查后,银行和供应商已变得十分谨慎,科龙的资金和原材料供应都发生了困难。严友松认为,转让科龙控股权,对格林柯尔和科龙都有好处:科龙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和经营,顾雏军则可以用转让股份的资金继续发展格林柯尔旗下的其他企业,“集中精力把这几家做得更好”。

  顾雏军打算把科龙控股权卖个好价钱。当时有媒体披露,科龙控股权的转让价格为20亿元。“有企业报过这个价”,严友松当时证实,“但究竟卖多少钱,要看顾老板转让多少股份,如果全部转让,20亿元肯定不够。”

  自传出格林柯尔退出科龙的消息后,欲接盘者便纷至沓来。据严友松7月4日晚上透露,有近十家企业争夺科龙的控股权——其中有国资委属下的大型国企之一,有跨国公司,有海外基金,也有国内同行。顾雏军其实不希望卖给国内同行。

  针对社会上流传甚广的“地方政府希望美的接手科龙”的说法,严友松明确表示:“顺德地方政府不想转让给同行,就像他们当初选择顾老板一样,顾也不是同行。”其理由十分简单:“卖给同行会涉及同业竞争,难以保留企业原有品牌,但顺德地方政府不愿放弃科龙品牌。”

  严友松坦承,理想接盘者是李嘉诚这样的大腕。“假设李嘉诚这样的战略投资者来接手科龙,科龙的前途自然一片光明。”

  在7月4日的那次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严友松对科龙及格林柯尔的前途感到茫然,但他和顾雏军对事态的发展仍然抱有较大希望,并且作好了东山再起的打算。

  但令严友松始料不及的是,二十多天后,他和顾雏军一起失去了人身自由。而且,如今被证实,严在9月2日,与顾雏军一起被逮捕。

  海信的计划

  早就去年12月海信集团35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就道出了自己心中的三点遗憾:一是海信集团的规模不够大,2000年错过了数字电视的机会、2001年错过了空调的时机;二是海信的资本运作不够好;三是海信的海外市场拓展不力。为此,周厚健指出,2005年,海信将在白电领域通过资本并购来扩大规模。

  进入2005年,海信集团就一直在白电领域寻求新的并购目标,在收购南京伯乐冰箱、浙江先科空调后,6月和7月相继出事的两家珠三角企业进入了海信的视野,就是东洋空调和科龙电器。

  今年6月初,海信集团、中山市政府和生产“TOYO”牌空调的东洋电机(中山)有限公司曾聚集一起,密谈“海信收购东洋电机”事宜。此时,科龙的生产和经营已陷入困境,正在广东寻找猎物的海信,不会不注意到与中山毗邻的顺德正在发生的事情。

  与东洋电机相比,在白家电市场声名显赫的科龙才是海信所追求的“梦中情人”。

  况且,将空调和冰箱产业做大做强,是已在彩电市场叱咤风云的海信孜孜以求的目标。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如今海信空调在青岛的生产基地年产能达300万台。然而,近两年,海信空调的产能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去年夏天就曾发生空调脱销的状况。

  “对于急需扩充产能的海信来说,收购成为一条捷径。”今年5月,海信空调,入主浙江先科空调后,海信集团副总裁、海信空调有限公司总经理汤业国说。

  而科龙空调的产能超过400万台,如若能将科龙揽入怀中,海信的空调产能就将达到800万台左右,一跃进入空调第一集团军。

  海信在冰箱领域同样雄心勃勃。几年前,惠尔浦退出北京雪花冰箱厂后,海信乘虚而入,将“雪花”收入麾下,如今,已更名为海信(北京)电器有限公司的雪花冰箱厂拥有160万台左右的产能,去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多元。

  据海信内刊透露,海信冰箱的目标是,5年内进入中国冰箱行业三甲之列。为此,今年海信加快了在冰箱业扩张的步伐。今年4月6日,海信(南京)电器有限公司冰箱工业园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其目标产能为200万台电冰箱。

  获得科龙控股权后,海信将成为与同城对手海尔并驾齐驱的中国冰箱业巨头,这无疑是周厚健所梦寐以求的。

  为何是海信?

  在争夺科龙控股权的十余家企业中,顾雏军为何对海信情有独钟?如果采用“排他法”分析,不难理解顾的用心。

  在国内家电业中,有实力拿下科龙的企业屈指可数,无外乎格力、美的、TCL、海尔、海信。这几年,格力一直在自己的空调领域默默耕耘,其内部发生的一系列变故使它无暇再扩大地盘;而美的、TCL与格林柯尔一直形影不离,在争夺美菱、荣事达、华凌等企业的过程中,都能看到这三家企业的身影,顾雏军绝不会把科龙的控股权拱手让给曾与自己厮杀的竞争对手;海尔则是顾雏军一直要打击的对象,顾雏军拼命扩张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在冰箱领域做到全国销量第一,把老大海尔拉下马。顾雏军曾在公开场合透露,科龙推出低价冰箱康拜恩的目的之一,就是将海尔的冰箱价格往低端拉。

  尽管严友松曾表示“科龙的控股权不想转让给同行”,但事实上,洞悉行业风云、了解企业生产及经营管理之道的“同行”,才是科龙理想的接盘者。

  据了解,海信入主科龙后,仍将保留科龙的品牌,这也是顾雏军同意把控股权转让海信的重要原因。

  目前,海信已全面做好了接手的准备。据有关人士透露,周厚健会派出海信集团总裁于淑珉执掌科龙,任科龙董事长,海信空调总经理汤业国出任科龙总裁。但海信方面目前对此人事安排不愿意证实。

  汤业国今年40岁,1997年加盟海信,历任上市公司海信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总经理。去年,又出任海信集团副总裁兼海信空调总经理。

  “这几个月很重要,海信的当务之急是把科龙的生产和经营恢复起来。”科龙的一位中层干部说。据他介绍,每年9-10月间,科龙都要召开冰箱和空调的全国经销商订货会,这对企业第二年的经营业绩生死攸关。

  然而,海信要想真正入主科龙,还有一系列法律手续尚未履行。目前,横亘在它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如何处理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冻结的格林柯尔持有的科龙26.43%的股权。

  9月12日,海信集团总裁于淑珉告诉记者,关于海信收购科龙,“有些事还没最后落实,有些敏感问题目前尚不宜披露”。

  (特约记者郎朗对此文亦有贡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3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