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刘纪鹏:深交所是中国未来的纳斯达克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 22:39 《财经时报》

    左手拉着中小板,右手牵起三板市场,深交所的交易体系跃步向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综合架构迈进。未来的三板市场将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既是“垃圾桶”也是“摇篮”,它的定位在著名股份制和公司问题专家刘纪鹏看来,就是中国的纳斯达克

  □本报记者 焦强

  中国证券业协会正在准备进行非公开发行公司股份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代理报价过户的试点。

  代办股份转系统是业界俗称的三板市场。其中的非公开发行公司是指定向募集公司,这些公司多因历史遗留问题而成立。

  上述寥寥42字的消息,将三板市场一时间搅动得热烈异常。

  9月15日,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三板市场海国实5、京中兴5和华凯5均报涨停。大批投资者准备杀入三板淘金。

  三板公司涨停的背后,是三板市场投资者11年的寂寞守候。此前,定向募集公司的股份流通一直是“老大难”。

  定向募集公司目前约有3000家左右,如果其中的1/3进入三板市场交易,承担提供和管理当前三板交易平台的深圳证券交易所,未来的竞争能力将急速获得提升。

  解决定向募集公司股份难流通痼疾,是经济学家刘纪鹏15年来的夙愿。

  在他看来,三板市场即将开始的改革,作用超出中小企业板的创立,“它们的未来就是中国的纳斯达克”。

  技术支持没问题

  《财经时报》从中国证券业协会获知,尽管目前试点工作尚无实质性进展,但非公开发行公司股份进入三板市场进行交易试点,已是协会年内的重要任务之一,所有工作都在按部就班进行。

  承担提供和管理当前三板交易平台的深交所,现在所采用的第四代交易系统已完全能够支持多层次、多品种、跨市场的交易和结算。

  这意味着,三板市场交易平台的扩大,在技术上不成问题。

  截至2005年6月30日,三板市场共有挂牌公司32家,股份转让账户35万户,较年初增加了1.3万户,上半年成交金额2.3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分析试点工作极有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但三板市场早已提前反映。8月,三板市场总成交量为8000多万元,7月这一数字仅为3000多万。

  据了解,1991年至1994年期间,当时的国家体改委共计批复成立定向募集公司约6000多家,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多年来流失近一半,目前约还有3000家左右,相当于现在沪、深股市上市公司总家数的2倍。

  若3000家定向募集公司中有1/3进入三板市场交易,深交所的竞争能力将迅速获得提升。

  建立多层次市场

  实际上,深交所一直在做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准备。他们对三板市场的定位、地方产权市场发展和如何发挥三板在解决科技型企业非上市股份转让和交易功能等问题方面,颇有研究。

  将地方产权交易中心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其柜台市场功能,并提供信息、报价、辅助交易等增值服务,是深交所新近设立的又一课题。

  中国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曾多次表示,要完善券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适时建立新的交易平台和创新交易方式,逐步形成适应多种投融资需求和风险管理要求的多层次市场体系。

  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或可分为上交所(主板)、深圳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三板)、产权交易市场及其他场外交易市场等几个层次。

  未来,那些不能满足沪、深两大交易所主板上市条件的公司,将可登陆三板市场,届时,三板市场也将会有晋升主板的机制。

  倘若相关法律法规得以健全,主板的绩差公司可直接退市甚至进入破产程序,而不一定必须进入三板市场交易,这将使三板市场名副其实。目前,三板市场几乎成为接纳主板退市公司的“垃圾桶”。

   未来的纳斯达克

  A股市场正在进行的

股权分置改革更离不开三板交易平台的支持。对于即将和已经转入三板的上市公司而言,尽管没有相应的股权分置改革规定,这并不意味着未来这些公司就不会实施改革。

  早在2002年9月,中国证券业协会为鼓励退市公司的重组,就曾计划采取两项措施。

  一是对大股东自己进行资产重组的退市公司,重组后允许公司全部股份在三板流通;二是鼓励自身无法重组的退市公司进行股权置换,承接退市公司流通股的新公司进入三板,股份实现全流通。

  当时由于各种原因,上述措施没能付诸实现,但这些方案与目前的重组对价政策实际上不谋而合。

  有迹象表明,沪深两家交易所已开始接受保荐机构上报绩差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其关键不在于绩差或绩优,而是方案是否合理。

  三板的真正发展壮大可能需要至少一两年时间,但业界已越来越将深交所视为中国未来的纳斯达克市场。

  他们强调,三板市场改革的核心是金融创新——建设完善的场外交易市场。

  名词解释

  三板市场

  三板市场这一名字为业界俗称,其正式名称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于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作为中国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的一部分,三板市场一方面为退市后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继续流通的场所,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原STAQ、NET系统历史遗留的数家公司法人股的流通问题。

  海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国外面积和人口较多,或经济总量较大的国家,都建立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如日本有东京证券交易所和简斯达克证券交易系统(目前已关闭);瑞典有主板市场和NGM成长市场;加拿大有阿乐伯塔证券交易所、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温哥华证券交易所、蒙特利尔证券交易所四个证券交易所;巴西有里约热内卢证券交易所和圣保罗证券交易所两个证券交易所。

  这些交易所或交易系统,有些从事主板市场业务、有些从事创业板市场业务。同时他们都有大量相对成熟的场外交易市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