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新闻直击) G中信 扩张之路越走越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 07:58 中国证券报

  从万通证券、富友证券,到功亏一篑的广发证券,再到如今的华夏证券、金通证券,G中信的扩张步伐一直没有停止

  主持人:韩万宁嘉 宾:深圳智多盈余凯

  主持人:继联手建银投资收购华夏证券资产之后,G中信(600030)再次出手,拟以7.96
亿元的价格收购金通证券全部股份。而这已经是G中信收购或接手的第四家券商。从万通证券、富友证券,到华夏证券,再到如今的金通证券,G中信的扩张之路在历经收购广发证券的失利之后,正越走越宽。

  余凯:种种迹象显示,G中信正在悄然成为中国最强势的券商。而G中信之所以能够在行业低迷的状况下强势扩张,除了其雄厚的股东背景之外,相信更多地是建立在其上市的基础之上。

  在2003年初G中信上市之前的国内证券行业中,G中信虽然规模较小,但是特点比较突出,即以投行业务为主,在企业债券的发行有独特的优势。在财务顾问业务方面,公司是国内券商中较少的能保持该业务盈利的券商之一。G中信在上市之后,倚仗其独特的背景优势和上市券商的地位优势,一直图谋扩张,先是并购了青岛万通证券并托管了富友证券,接着在去年上演了一幕要约收购广发证券的好戏。尽管最终未能将广发证券纳入囊中,但这并没有打击G中信的决心。

  随即,G中信将替代国开行接手

南方证券投行业务以及中信将重组华夏证券的传言先后浮出水面。果不其然,G中信如愿以偿得以重组华夏证券,而金通证券的并购则更为迅速。另外,就在今年3月,中信国安(000839)将其所持巨田证券有限责任公司17.51%股权和巨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5%股权转让予中信国安集团之后,这部分股权也被认为极有可能是G中信来接盘。

  主持人:在大规模外延扩张的同时,借助于

股权分置改革的东风,具有上市公司和保荐人双重身份的G中信,其企业内涵也在不断得到丰富,两者可谓是相得益彰。

  余凯:在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公司确定后,G中信被市场认为是“最大的赢家”。G中信北京投行部负责了G长电(600900)、G恒生 (600570)和G广控(600098)的保荐工作,而G申能(600642)和G中化(600500)则由G中信上海投行部担纲。除了成为5家试点公司的保荐机构外,公司自身也跻身第二批试点公司之中。公司的股改方案获得了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认可,首家金融概念企业的股改方案获得了高票通过。

  而在此前的7月29日,G中信还公告称,中国

证监会已批准公司在香港设立G中信(香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000万港元。应该说,G中信获批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尤其是布局香港,积极开展境外业务,将为该公司赢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多元的收入来源,提高业绩稳定性,降低单一市场系统风险对公司业绩的不利影响。这也是应对国际机构的竞争和挑战,为结束目前单边、不对等的开放格局迈出的重要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9月13日G中信董事会同时通过了关于与标准普尔公司设立合资指数公司的议案:同意与标准普尔公司设立合资指数公司。此前,双方已合作推出了中信标准普尔指数。应该说,此举标志着G中信已成为中国领先的金融投资服务公司。

  主持人:据了解,中信集团20年来分并离合,最终业务实际上已调整集中在金融业、实业和其它服务业三大领域。G中信的大规模扩张,还是应该放到整个中信集团金融控股战略的背景下来考虑。

  余凯:金融业是整个中信集团重点发展的业务,约占集团总资产的90%,主要由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而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则一直是中信集团多年的夙愿。

  中信从1996年开始构思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同步在国外进行了很多考察。1997年,中信提出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设想,与各监管机构和国家有关部门协商,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谅解。从1998年开始报批,2001年10月才由国务院正式批下来,前后经历了三年多时间。至此,中信集团成为目前国内惟一一家被允许经营综合金融业务的机构。

  目前中信拥有近40家子公司(银行),其中包括设在香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地的子公司。当然,中信控股的特点是,旗下金融子公司中在各自行业中实力都比较弱,形成不了规模,这也是中信一直所诟病的,因此,利用行业竞争激烈的时机进行横向扩张,成为中信金融业发展壮大的捷径,而在当前证券行业进入新一轮大洗牌的背景下,G中信掀起收购狂潮也就显得很正常。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