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究所所长系列访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15:57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 |||||||||
2001年,瑞银华宝分析师张化桥一份卖出报告,让格林柯尔(8056.HK)市值一周内下跌13亿元;高盛、美林证券一份宏观经济报告,能改变整个市场对世界经济的看法。这种国际证券分析师的影响力,何时出现在中国分析师身上? 一位券商分析师跳槽到基金公司或合资券商,身价就能陡增3-5倍。最近半年,券商分析员跳槽现象只增不减。这,无疑又是个刺目的现象,为什么卖方分析师比买方分析师“
2005年上半年,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数字,注册证券人员净流出约1000多人。这当然不仅指券商分析师的流出人数,更不是完全统计。 一场人才的大量流失,在行业陷入低谷时,正涤荡中国证券业。而券商研究所——从业人员学历最高、专业知识最强的人才富集区——人才流失最为突出。 刺目的现象引人反思,中国证券业为什么留不住人?为什么券商研究所留不住人? 或许,这本不应指责跳槽人“见钱眼开”。 中信证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徐刚直言,不是证券研究出了问题,而是中国证券业的机制出了问题。依照法定1.5%的管理费收入,一个百亿规模的基金公司就有1.5亿的年收入,试问,眼下的证券公司,有几个一年能赚1.5亿?现有机制下,证券公司没有造血能力,怎么能留得住人,养得起昂贵的分析师?更不要奢谈分析师影响力了! 中国证券市场,被称为中国经济体系最市场化的前沿区域。然而,在2001年以前,中国券商头顶金融机构的光环,并没有感到丝毫的竞争压力。只要你有块券商牌照,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就能自动进钱,行情更能让券商们就能躺在床上数钱。 如果不费力气就能挣钱,谁还苦苦研究?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券商研究部门都扮演着花瓶的角色,没有你,公司一样生存。 但是,世道终于变了。证券公司们一觉醒来,发现竞争距离自己如此之近。 投行、经纪、理财业务曾是中国券商盈利的三驾马车。当众多券商死在理财业务上,幸存者都选择了“断腕”,理财,已经不再能为公司提供重要利润贡献;而投行业务,也受到当前市场暂停融资的重大影响,有项目也做不了。中国券商们眼下还能做的,几乎就剩下经纪业务这棵独木。 时空转换,2003年以后,市场上兜里有钱的,就剩下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人。“如何分得基金仓位?”,基金交易的去向,引起券商高度关注。 市场化终于来到中国券商面前。那些能提供优质行业、公司研究报告的大券商们,不仅依靠营业部数量众多销售基金取悦于后者,而且还依靠研究的力量迅速分取了基金的交易份额。 眼下,研究市场的排名和“分得多少基金仓位”,成为考核研究所所长最硬的指标。 2003年年底,中国投资人首次因重视价值投资而获益,惊喜喊出“研究创造价值”时,证券分析师们才第一次扬眉吐气。正是在此之后,分析师快速流失。 所长们其实清楚,脚下这块土壤真的与国际接轨,中国券商与国际券商的差距有多远。但是,中国券商需要生存下去,研究所长们就肩负着双重的责任:支撑现有业务,探索创新生存之路。 中金、申银万国、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都是证券研究起步早、起点高、重金投入的券商。《证券市场周刊》访谈栏目自本期开始,推出《券商研究所所长系列访谈》,让研究所所长们亲述生存状态,探讨研究所的定位、内部运营管理技巧以及业务发展方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