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产业 海外上市要讲策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08:26 中国证券报 | |||||||||
记者 杨国成 北京报道 日前,德意志银行亚洲区﹝日本除外﹞全球银行部科技、媒体及电信业务(T M T )主管彼尔得·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投资者目前十分关注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国高科技企业到海外去上市要依据自身特点而选择。
记者:我们注意到德意志银行在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的迅速增长。这种增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增长是暂时现象吗? 彼尔得:我们的中国投资银行业务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中国市场的理解。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正在从资源消耗型经济转变为效益型、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这个过程中,高科技企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也将给予政策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因此,我们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高科技企业到海外去上市。 记者:德意志银行如何根据企业的需要,帮助其选择上市地? 彼尔得:这主要是需要考虑公司筹资规模的大小、上市目标地对中国企业了解认知的程度、市场的成熟程度等。比如美国金融市场市值规模已达近17万亿美元,香港接近1万亿美元,美国市场容量大,市场承接能力也很大。筹资额比较大的公司,一般会选择去美国上市。美国市场法律与规则也比较完善,而且对网络等高科技公司而言,美国同类公司也比较多,容易进行横向比较,从而较为容易进行估值。 到美国上市也有其弱点,比如,美国投资者可能对中国公司缺乏全面了解而进行折价;如果公司规模小,在美国可能会成为“孤儿公司”,被边缘化;而且,在美国上市律师、会计师等费用也较高昂。 因此,规模较小的公司多选择在香港上市。在香港上市的最大的好处是香港对中国大陆的企业文化、经济运行背景都很了解,也很认同,在股权定价上不会出现因为不了解而进行大幅折价的现象。上市相关费用也较低。比如,手机短信业务、彩铃业务、以前的VCD业务等都是中国大陆独有的业务,美国投资者是很难理解的,香港投资者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估值也更贴价。 记者:由于多数高科技企业规模都较小,历史较短,多难以完全符合上市条件。对它们而言,是否选择并购上市比IPO更现实,更容易? 彼尔得:不一定。其实不论香港还是美国,公司并购的规则都很完善,程序很严谨,条件也很严格。因此,绝大多数企业上市还是选择IPO的方式。只有少部分企业会选择并购的买壳上市方式。而且,如果公司不透明,也会被市场在定价上打折。我们一般会建议公司首选IPO方式上市。 记者:德意志银行近年在亚太地区的业绩如何? 彼尔得:我们继去年4月成功完成中芯国际在香港和纽约同步上市,筹资18亿多美元。去年10月又帮助中国第二大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e龙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筹资约7150万美元。今年7月,我们帮助慧荣科技在美国发行存托凭证并上市,筹资7000万美元左右。这就是德意志银行亚洲区投资银行TMT业务在大中华区的业绩。若计算印度Infosy s 科技公司今年5月11亿美元的美国存托凭证和去年11月日本记忆芯片制造商Elpida 在本国1110亿日元的上市案例,德意志银行近几年都跟亚太区内的大单子挂上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