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政策催动股改全线提速 全G时代将很快来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00:46 北京现代商报 | |||||||||
随着昨天上海汽车、民生银行、西山煤电、江苏琼花等12家沪市主板公司和8家深市主板公司及20家中小企业板公司的股改方案亮相,中国资本市场2005年度最大力度的股权分置改革也开始全面提速。 各个机构从证监会到交易所、从国资委到财政部,围绕股权分置这一历史性的改革,空前地联合在了一起。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全面股改的顺利进行。上交所副总经理方星
政策密集出台 今年4月29日,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为标志,股权分置改革正式拉开了序幕。随着第二批试点公司表决在8月19日画上完美的句号,一系列的相关文件也在近日密集出台。 最为关键的四大操作性文件——《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业务操作指引》及《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也让前期众多不确定的元素尘埃落地。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试点阶段暴露出的大部分问题,都通过以上几项政策的出台基本明确了下来。 思路基本确定 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首先提出了“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要求,明确了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优先安排再融资。同时,特殊类型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办法也得以基本明确。确定了“股权分置改革是解决A股市场相关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对于同时存在H股或B股的A股上市公司,由A股市场相关股东协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绩差公司,鼓励以注入优质资产、承担债务等作为对价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这些措施使得后股权分置时代中,A股含权预期得以肯定,B股、H股的操作思路基本明确,绩差公司的股改将以重组等方式进行,送股为主、不断丰富对价方式将成为未来股改方案的设计思路。 国企股改的底牌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前期市场争议较大的停牌安排,确立了在股改过程中采用两次停牌的做法;改进了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协商时间安排,将股改周期缩短为30天左右;对于非流通股东的承诺约束,也加重了笔墨。另外,《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对改革动议、合议制度、改革方案修改等方面,也做了适当的调整、充实和完善,使得改革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国资委也终于在全面股改前夜,亮出了国企股改的底牌。国资委划定了审批权限,明确了上市公司国有股股东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原则、操作程序及要求,并且提出了不少有利于稳定股价和上市公司自身业绩的建议。 除股权激励办法正在研究之中外,全面股改所需的各项政策,已“各就各位”,业内人士认为股改将翻开新的一页。 个股演义 G敖东:缩股方案的口水战 方案:非流通股股东按照1比0.6074的比例缩股,使其持股的每股价值与原流通股每股价值相等。同时,为更好地保证现有流通股股东权益,公司向全体股东派现,非流通股股东将其应得股利全部支付给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实际现金所得为每10股4元(税前)。 点评:吉林敖东是第二批试点中首家推出股改方案的公司,同时也是试点阶段中首家推出缩股方案的公司。按照1比0.6074的比例缩股后,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发生了变化,非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降为34.44%,流通股比例则上升至65.56%。不少业内人士曾就此缩股方式的对价展开了激辩,认为把本属于流通股股东的资产变一种方式分配给流通股自己,侵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但另一方面,通过缩股的方法,使上市公司业绩无形之中获得提高,有利于上市公司后期业绩增长。 G三一:送股为何没商量 方案:以2005年4月29日公司总股本24000万股为基数,由非流通股股东向方案实施基准日的流通股股东按持股比例共支付总额为2100万股公司股票和4800万元现金对价;即: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流通股将获得3.5股股票和8元现金对价。并根据股票价格波动,投入不超过2亿元增持不超过总股本5%的股票。 点评:三一重工作为股改首家试点公司,其方案吸引了众多关注。送股的方案优势在于简单,改革前后上市公司总股本保持不变,投资者容易理解,非流通股东的承受底线一目了然。因此,送股也成为股改公司的主流方案。从三一重工的方案看,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成本将得到降低,非流通股东也可通过该方案实现净资产的溢价。综合来看,方案基本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也对未来股改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G中信:股权激励边走边看 方案:全体非流通股股东向全体流通股股东,按每10股流通股获付3.5股的比例支付对价。在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后,按改革前所持股份相应比例(1.4413%),以不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作价,向公司管理层及业务骨干提供总量为3000万股的股票,作为首次实行股权激励机制所需股票的来源,进行股权激励。 点评:中信证券作为保荐人和股改试点公司,被业内普遍认为是二批试点公司中最大的赢家。然而中信集团的副董事长孔丹近日透露,中信证券的股改过程其实也相当艰难。尽管股权激励计划引发了较大争论,国际上通行的股权激励都是由上市公司作为实施主体,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回购的股份只能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因此,在现有条件下用于股权激励的股票缺乏合法来源,这也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一直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股权激励计划已成为所有上市公司的共同需求。为此,国资委也正在着手制定相关方案。 商报观察 G股炒作何去何从? 股改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头等大事,终于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但股改到底是利多还是利空市场,向来争论不休。 市场有一点耐人寻味:第一批的4家试点公司3家通过,一家被否决,但市场的反映是通过也涨,否决也涨,股改到底利多利空?似乎已经开始模糊。倒是上市公司变得大胆,什么都敢承诺。比如G三一承诺19元以下不卖股票。不知道是承诺得太轻率,还是从一开始就没准备兑现,由于担心,市场暂时停止了对G三一的炒作。 接下来在7月中旬股改概念股更是出尽风头,正在股改、预期股改的都成了炒作理由。股改利多又成为共识,股改成了市场不二的热点。但好景不长,随着G板块的最后三个成员G中捷、G伟星、G永新纷纷落马,G板块炒作开始出现降温征兆,市场也从逢G必炒转为重点突破,G华海、G宏盛等新G概念的炒作还在延续,但绝大多数的G股已经偃旗息鼓。 G股炒作还将何去何从?有人说吃了糖衣早晚要享受炮弹,也有人说糖衣还没吃完,何必天天想着炮弹。对此,市场人士顾中曙认为:股改以后的G板块,真正左右其走势的还是上市公司的质量、成长性等因素,G板块个股仍要区别对待,好公司比如G苏宁,大股东都不愿意卖,垃圾公司多少钱都肯卖,不可同日而语。全都变G已是大势所趋,慧眼识金才是关键。 商报记者 苗燕 实习记者 周科竞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