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晨鸣7.4亿收购*ST吉纸资产 生产能力提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08:02 中国证券报

晨鸣7.4亿收购*ST吉纸资产生产能力提高

  记者 姚毅

  晨鸣纸业(资讯 行情 论坛)(000488、200488)今日公告,公司将通过新成立的控股子公司吉林晨鸣纸业公司,全盘收购*ST吉纸(资讯 行情 论坛)(000718)公司账面所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及其他相关资产,收购价格为7.4亿元。

  在经过一系列的资产和债务剥离后,*ST吉纸已成为一个净壳,其51%的股权日前亦由吉林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象征性的2元钱价格转让给了江苏苏宁环球集团。新股东已承诺注入新的

房地产业务。

  晨鸣纸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本次收购的资产将不含有任何负债及或有负债,主要包括两条5600mm新闻纸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5万吨,一条在建的6346mm轻涂纸生产线,年生产能力20万吨,5条纸浆生产线,年生产能力36万吨,以及上述生产设施占用范围内的房屋和土地使用权。

  这些资产都是*ST吉纸的主营资产,除在建工程外,其它设备经正常维护后均能马上投入生产。收购完成后,吉林晨鸣纸业将形成40万吨的机制纸生产能力,这将有助于改善晨鸣纸业的生产布局,增加生产能力,丰富产品结构,扩大市场占有率,特别是提高纸浆生产能力,改变过分依赖商品浆的状况,优化原料结构,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据介绍,预计每年可为公司创造利润1.8亿元左右。晨鸣纸业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铜版纸生产企业,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3.28亿元,同比增长10.96%。公司经营效益连续多年居全国造纸行业前列,这次收购将有助于巩固其在国内造纸行业的龙头地位。

  在批准这一重大资产收购行动的同时,晨鸣纸业董事会还决定实施2004年度的股权激励基金。根据公司股东大会制定的规定,如当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超过6%以上,将按照净利润的5%提取相应的金额,形成股权激励基金,对公司高管人员实行股权激励。2004年晨鸣纸业净资产收益率为10.41%,超过了6%,按规定提取2004年度高管股权激励基金2037万元,对公司董事会成员、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和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根据其承担的工作量及创造的效益情况进行股权奖励。该奖励将按享受的数额以个人名义成立一家投资公司,用于股权投资。

  *ST吉纸被债务拖垮

  曾经辉煌一时的*ST吉纸从2002年开始,陷入了巨额亏损的泥潭。因连续三年亏损,今年5月13日起,公司

股票被深交所暂停上市。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底,吉林纸业总资产为210438万元,净资产为-23331万元。据悉,21亿元的债务中,金融债务占了绝大部分。

  因无力偿还已到期的债务,今年4月份,公司被债权银行之一——吉林市商业银行向法院申请破产还债。吉林市中级法院受理了破产申请。

  8月15日,在法院主持下,公司与债权人最终达成了全面和解协议,由公司以全部资产抵偿全部债务,公司负责向第三方转让全部资产,所获资金在法院监管下依法清偿。债权人在停息及免除陈欠利息后,债权本金将按照30.2288%的比例偿付。晨鸣纸业收购其全部资产后,7.4亿元的收购价款将全部用于履行和解协议。

  资料显示,吉林纸业集团创建于1950年代,是我国第一个新闻纸生产基地,1980-1995年期间,吉纸的生产经营异常火爆,当时

国内新闻纸供不应求,昼夜不停的生产都完不成订单。为了能及时拿到货,一些大的报社不得不派专人在厂里盯守。1993年5月,公司改制为吉林纸业股份公司,1997年发行6000万股A股股票,随后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吉纸的命运转折开始于1996年,当时国家为解决新闻纸紧张的局面,开始大量进口新闻纸,国内造纸业开始亏损,吉纸也未能幸免。与此同时,公司领导层频繁换人,导致人心涣散,进而造成客户大量流失。面对日趋衰落的局势,公司从2000年开始了长达4年的技术改造,IPO和配股募集的资金基本上用于了技改项目,但由于缺乏科学评估和合理预算,结果并不理想,企业因此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被迫停产。2002年,公司一度引进四川中竹纸业集团对公司进行战略重组,但未能成功,此后再度停产。

  频繁更换高管、大规模实施技改、引进合作伙伴,所有这些措施都没能够阻挡吉林纸业日趋没落和衰败的命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