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G股赚钱神话将瓦解 股改概念难免见光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04:15 北京晨报

  昨日又有三家公司加入了G股的大家庭,分别是G中捷、G伟星和G永新。虽然这三家公司分别比对价前下跌了26.75%、20.99%和19.08%,但按照流通股股东获得的补偿比例来看,参与其股权分置改革的投资者都获得了一定的收益。

  G中捷的对价方案为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4.5股对价,该股对价前的收盘价为8元,对价后的相应价格为5.52元,而该股当日报收5.86元,投资者较对价前实际获得了6.2%的收益
。G伟星的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得4股对价,该股对价前报收8.86元,相应的除权价为6.33元,昨日报收于7元,投资者获得资产增值10.6%。G永新的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4股对价,对价前收盘价7.91元,除权价应为5.65元,而昨日该股报收于6.40元,较除权价上涨13.3%。

  表面上看,三只

股票的流通股股东在除权前后均获得了不小的短线收益,平均回报率达到了10%。但应该考虑到G中捷和G永新都是在7月20日前后开始停牌,当日沪指正处于1020点左右的中线底部,而目前股指已上行到1190点一线,中线累计升幅达到17%。G中捷和G永新两只股票的持有者获得的投资收益实际上分别落后市场11%和7%。即使按7月29日停牌的G伟星来计算,投资者的收益也比市场同期涨幅低了1%左右。由此看来,上市公司在股改中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效益,G股赚钱的
神话
似乎并不太可靠。

  从股改试点公司在对价后的走势来看,绝大多数股票在市场中线稳步上行的过程中出现了逐渐下跌的走势,且成交逐渐清淡,资金流出迹象比较明显,实际上成了市场中被“边缘化”的群体。上市公司完成股改加入G股行列的同时,也意味着这些公司阶段性炒作题材的结束。这种贴权走势正在提醒投资者,在股改中谋求获利主要应在改革之前而不是改革之后。股改概念与其他市场炒作题材一样,都不免落个“见光死”的结局。投资者在竞相追逐股改热门股的同时,也应多考虑后市的风险和机会成本问题。

  西南

证券 刘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