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全面股改时代机会何在 六大券商分析师意见不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07:40 中国证券报

  六大证券公司的策略分析师对后市看法存在分歧,估值依据多种多样

  本报记者联合报道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框架已经确立,全面股改开始推进。这将对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投资机会在哪里?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些分析师认为行情还会向1300点挺进,但也有人估计三季度大盘会在1150点-1250点之间振荡。对于蓝筹股与G股的后市走向,认为继续走强的和估计会走向沉寂的观点存在较大分歧。分析人士认为,也许正是由于市场存在分歧,投资机会才能接连不断。

  上破1300还是区间振荡

  中信证券分析师薛继锐认为,短期市场走势还是比较乐观的,市场突破1200点的概率相当大,行情还会向1300点挺进。未来A股市场将呈现资金推动的向上趋势。

  国信证券首席估值分析师、资深策略分析师汤小生也认为,9月份指数完全有可能上1300点。此次行情中基金重仓的蓝筹股基本没有表现,今后随着银行系基金、QFII扩容等新增机构资金的逐步入场,绩优股的估值优势将逐步显现。因此,股改全面铺开后的绩优股行情值得期待。

  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徐凌峰的观点与汤小生类似,认为要想突破1200点,关键还得看指标股的配合。

  招商证券的赵建兴则相对谨慎,认为三季度大盘会在1150点-1250点之间振荡,上有压力,下有支撑。但是,随着

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推进,当超过半数的公司完成股改后,对价行情将接近尾声。届时,宏观经济走向将成为左右市场的关键因素。

  股改题材主导还是多题材轮动

  华夏证券银国宏认为,未来市场将围绕股改对价这个单一主线展开,难以形成多个投资主题并行的局面。这一条主线也将依据不同性质资金的投资特性不断深化,如投机资金会在重组的基础上寻求ST股的对价,基金则会在估值的基础上寻求对价。地产、银行等升值题材不会与对价主线长期并行发展,它们出现强势行情时,可能意味着对价行情的结束。

  薛继锐认为,市场的投资机会主要在于价值重估,市场投资理念将转向看P/B,看上市公司在股改、本币升值、资产重组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每股净资产(P/B中的B)发生较大变化的可能。价值重估投资机会主要体现为4个方面:从本币升值中受益的公司。如一些非周期、非贸易品类的优质公司;会计政策、财务政策变动带来的上市公司资产估值变化,比如土地等资源类资产的估值变动可能显著提高部分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股改受益的公司价值重估。比如,持有大量其他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这将因这些公司完成股改而显著提升其资产价值;重组题材,尤其是绩差公司的重组。

  但徐凌峰指出,“交叉持股”只能算作一个局部题材,毕竟范围太窄,真正有炒作价值的公司仅是少数。赵建兴也认为,“交叉持股板块”

股票已遭到过度炒作,目前股价已反映了所持法人股升值带来的溢价效应。

  蓝筹与G股:强势还是沉寂

  汤小生表示,未来市场的发展状况主要取决于优质大盘股后续股改的状况。比如,优质大盘股股改方案的对价水平,国资委对于大盘蓝筹公司股改的规定,“新老划断”等。

  徐凌峰认为,一些业绩不好的股票已经有较大的涨幅,对资金的吸引力将逐渐减弱,市场机会将转向有业绩支撑的蓝筹股。即使蓝筹股的对价可能处于平均水平,但其较好的业绩将受到主流机构的关注。也就是说,市场将逐步由投机向投资回归。

  赵建兴指出,目前仍有很多股票尤其是蓝筹股,其股价尚未充分反映对价预期。对于这些股票而言,只要推出股改方案或者有相关消息传出,就会吸引短线资金介入,进而促使股价兑现对价预期。

  申银万国证券的蒋健蓉则认为,目前存在着支付对价与公司质量之间的一个悖论。质地好的公司有能力支付较高的对价但确没有意愿支付较高的对价,质地差的公司有意愿支付较高的对价但确实没有能力支付较高的对价。当前一些投资者看重的只是对价的高低,而不考虑基本面因素,因此多数蓝筹股受到一定的冷落,只有那些质地好又肯支付较高对价的公司才会有好的投资机会。

  对于G股,分析师们的观点分歧也较大。徐凌峰认为,由于G股复牌前已有一定涨幅,投资机会相对要少。银国宏也认为G股机会不大。赵建兴指出,由于对价炒作,两市G股定位普遍偏高,从合理估值的角度看,这些股票平均面临5%左右的向下调整空间。

  汤小生则估计,G股行情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后续改革中的对价水平。如果今后股改平均对价水平由10送3降到10送1.5-2的水平,那么,G股的估值优势就会显现出来。否则,G股会遭到冷落。

  重组:值得期待但有难度

  徐凌峰认为,ST公司的重组与资产注入应该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热点。过去不少ST公司进行重组,目的仅是再融资,因此绩差公司的“壳价值”在不断下降。现在,重组方在注入优质资产后将直接获得股权全流通的机会,可顺利在

资本市场上实现回报,这将给重组类公司、ST公司带来想象空间。

  赵建兴的看法则不同,认为用重组的方式支付对价是一个多赢的方案,但是实际操作中难度不小,因为重组能否顺利进行关键要看重组方能否因此实际获益。一方面,向上市公司置入优质资产可以使该部分资产获得流通增值;但另一方面,由于众多流通股股东的存在,置入的优质资产又面临着被稀释的局面。因此,能最终获得收益的重组方不会太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全面股改相关网页共约174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