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国有银行 跨国婚姻“个性”张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 07:55 中国证券报

  记者王妮娜

  “一行一策”,中行、建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案个性鲜明,耐人寻味。

  中行创下数量之最

  中行与建行引进境外投资者的不同,直观体现在数量上。

  就建行而言,仅有两家:美洲银行出资25亿美元购入9%的股份,淡马锡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以公开发行价格认购10亿美元股份。

  中行的外资投资者则比较多,苏格兰皇家银行为首的银团共同出资31亿美元购入10%的股份,其中苏行出资16亿美元占5.16%,李嘉诚基金和美林集团出资共计15亿美元,占4.84%。而淡马锡随后以31亿美元购得10%股权,并没有给中行战略引资划上句号。消息人士透露,瑞银集团、亚洲开发银行将在苏行之后,成为中行新一批投资者。

  “中行创下了引进境外投资者的数量之最,这和它之前的股权结构不无关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赵锡军认为,中行在引进外资之前,股东只有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一家。而建行在引进外资前,就已经有包括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在内的5家股东。

  一位业内人士说:“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制公司的发起人不得少于5人,中行当初设立股份公司的时候,发起人只有汇金一家。这个问题曾一度引起法律界争论。引进战略投资者正好可以帮助中行解决这块法律硬伤。”

  尽管引入了两家战略投资者,但实际上建行目前只出售了9%的股权。而种种迹象表明中行向境外投资者出售的股权额度很可能接近25%的上限。

  分析人士据此认为,建行为公开上市发行

股票的规模留出了较大空间,“IPO时,两家银行IPO发行股份比例和规模也可能有较大差别。

  赵锡军认为,上述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由于影响IPO的价格因素很复杂,加上目前尚不清楚战略协议的具体条款,因此仅仅凭目前中行和建行出售股权的规模,很难判断对IPO价格的具体影响。

  建行承诺颇多

  对于IPO后,战略投资者在认购股份方面享有什么优先权,中行、建行各有不同取向。建行承诺美洲银行在建行的海外首次公开发行时,认购5亿美元股份,以保持9%的持股比例;淡马锡则将以公开发行价格认购10亿美元的股份。

  但是在中行与苏行签订的协议里,没有对中行上市后,认购股权的相关规定。西南证券分析师程萍萍说,包括苏行在内的投资者承诺三年内将不出售手中的股份。三年内中行必然已经上市,这意味着IPO后,苏格兰银行财团10%的股份将被摊薄。

  此外,建行还承诺美洲银行未来可以增持股份最终达到19.9%。这种参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参照了花旗银行参股浦发银行的做法。美国花旗银行目前持有浦发银行4.62%股权,二者签订的战略合同赋予2008年花旗银行增持浦发银行股份到19.8%的权利。这种涉及对上市后境外投资者股权比例安排,没有出现在中行与苏行的战略合作协议中。

  程萍萍认为,由于谈判是双方博弈的过程,主动权并不完全掌握在国内银行的手里。中行和建行不同的战略引资方式也体现了境外投资者的风格差异。“从股权增持安排上可以看出,美洲银行、淡马锡的战略意图明显,行为积极,可能希望更多参与建行的经营管理工作。相比之下,苏行就比较保守。”

  长期经营战略将分化

  通过股权合作,中外资银行希望充分扬对方之所长,补己之所短。外资银行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和中资银行庞大的分销网络,形成互补,是中外资银行携手的战略抉择。对于中资银行而言,战略合作伙伴的不同将在长期决定它们不同的经营战略走向。

  根据协议,无论是苏行、淡马锡和中行,还是美洲银行和建行,合作的领域都涵盖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个人银行业务领域。但是苏行、淡马锡和美洲银行不同的业务优势,将对中行和建行的经营定位产生不同影响。

  荷兰ING集团的一位高层表示,国内银行业竞争还不够充分,这使得它们的业务和经营定位重合度很高。但是国外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这使得大银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都是金融超市,区别不大,实际上为形成竞争优势,它们往往都有自己核心业务和市场定位。因此选择什么样的银行进行战略合作,将在长期影响中资银行的业务定位。

  美洲银行和苏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乍一看区别似乎不太大:都为个人客户、企业和机构提供全方位的银行、投资、资产管理以及其他金融和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

  但实际上,二者拥有不同的核心和特色业务。以美洲银行为例,除了在

零售业务方面优势之外,美洲银行还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小型企业贷款银行。

  “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对银行管理工作的介入程度不同,会影响到银行未来的管理及业务发展水平。”分析师程萍萍指出,能否最终实现互补优势,还取决于外资银行在多大程度上参与经营管理,以及银行内部改革情况。从股份制

商业银行引进外资银行的情况看,二者在盈利能力、业务拓展能力、业务范围、管理机构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谓的“双赢”局面,恐怕在短期内难以看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