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股板块面临分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08:32 中国证券报 | |||||||||
中国科技证券研究所李茂俊 周二,在两市本地股以及ST等资产重组股大幅下跌的情况下,近期总体表现相当低迷的G股板块在盘中出现了集体上涨,给调整状态下的市场带来了些许亮色。笔者以为,总体看,G股板块主动性上涨的动力不足,后市将面临分化。
G股被动上涨 我们认为,G股昨日集体异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稳定G股股价的现实要求。近期相继发生G股尤其是蓝筹G股的股价触发大股东增持条款的事件,如G广控大股东在投入10个亿之后,护盘依然未果,股价跌破4.35元的承诺价;G宝钢跌破4.53元的承诺上限,甚至跌破宝钢权证4.5元的行权价。笔者以为,上述现象如果蔓延的话,对后续股改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首先,G股尤其是蓝筹G股破位,将给市场信心带来较大压力,因为G股板块的走势就是未来市场走势的提前预演;其次,对于宝钢权证而言,目前内在价值几乎为零,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扭转的话,权证方案的推广将存在难度。 因此笔者预期,在力保股改顺利进行的背景下,G股板块不会大幅下跌,并导致流通股股东在G股对价实施后出现市值大幅缩水的现象。这也是日前颁布的股改55条意见中特别强调“股改方案中必须有稳定股价措施”的原因所在。可以预期,在股改即将开始全面推进的时候,G股板块的下跌幅度是有限的。此外,技术层面的因素直接造成昨日G股反弹。由于G股近期总体处于持续盘跌的态势,多数G股技术指标呈现超卖状态,存在反弹要求。 持续上涨动力不足 尽管G股板块总体有反弹的要求,但是持续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首先,G股板块缺乏想像空间。对于游资而言,在股改抢权行情的背景下,股改题材的兑现已经使得G股板块失去了题材炒作的价值;对于驻留其中的主流机构而言,在目前投机当道的市况下,价值投资依旧是其坚守的投资理念,基金等主流机构看重的是公司业绩是否存在增长的预期。尽管数据表明目前G股板块中期整体业绩表现不错,据统计,38家样本试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同比增长31.66%,比已公布中报的1281家公司整体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出近8个百分点;净利润总额同比上升14.39%,领先1281家公司整体净利润增幅9个多百分点;此外,38家试点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比1281家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高出近四成,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则高出1个多百分点。 但是,在国内宏观调控延续以及油价疯涨加剧成本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多数公司未来的业绩将会呈现下滑的趋势。因此,基于价值投资理念,以基金为代表的主流机构将会选择卖出业绩下滑预期的个股,多数G股恐怕也难逃厄运,煤炭、航运、化肥等前期的二线蓝筹股近期出现明显下跌,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由于对价因素已经使得主流机构在G股上获利颇丰,逢高减持G股也将是理性的投资策略。因此,对于目前驻留资金主要为主流机构的G股板块而言,其反弹力度和上涨空间将十分有限。 其次,再融资的压力也是制约G股板块上涨的重要因素。从目前看,部分公司在试点前已经有增发、配股以及可转债等再融资的意向,股改完成后,G股公司的再融资计划自然而然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尽管从维护股改顺利进行的角度看,管理层会控制G股公司再融资的节奏,但是无论如何再融资都将对市场构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走势分化成必然 当然,在G股板块整体上涨幅度有限的背景下,不排除部分G股会出现独立上涨行情的可能。经过股改后的G股公司由于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其公司治理结构将趋于完善,在市场眼中将成为真正的“正规”公司,这样与非G股公司相比,G股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估值优势,因为在机构投资者眼中,除经营、管理层面上的因素外,公司的治理结构也是构成估值的重要因素。 由此,从治理结构优势的角度看,G股公司将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但从根本上讲,G股公司是否存在业绩增长预期才是机构实施投资决策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只有那些存在业绩增长预期的G股,才会受到主流机构的追捧,其走势才会出现独立于G股板块的上涨,这些股票包括G长电、G申能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