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重组对价点燃ST重组猜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 07:42 中国证券报

  (上接A01版)

  股改催生ST公司命运分化

  根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共有ST公司121家,其中,由于非两连亏因素而被ST的有55家,连续两年亏损而被*ST的有44家,在*ST公司中,已有26家连亏两
年半。另有18家暂停上市公司。

  从理论上分析,目前包括部分暂停上市公司在内的众多ST公司都有以重组支付股改对价的可能。然而,ST公司面临的分化毋庸置疑。部分ST公司近期二级市场上的迥异的表现,也为其重组命运的分化作了注解。在股改的大背景下,上述ST公司的前景已经基本明朗:

  其一,通过实质性的资产重组,在实现全可流通的同时,夯实资产基础,切实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尽管没有现金或股权对价,但以恢复上市作为对价换取流通权,也是流通股东可以接受的。但问题的核心是重组之后ST公司财务状况得到根本好转,公司治理根本改善,主营业务进入良性轨道。

  其二,因连续三年亏损而被暂停上市直至终止上市。目前,半年报公布完毕后,半年报亏损的*ST中川,以及已预亏的*ST猴王、*ST信联、*ST数码、*ST长兴等将被直接终止上市。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对于即将和已经转入三板的上市公司而言,尽管目前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中并没有相应的股改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不会实施股改。要知道,开“以重组为对价换取全流通”之理论先河的,正是当年的三板市场。

  早在2002年9月,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称,为了鼓励退市公司的重组,将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对大股东自己进行资产重组的退市公司,重组后允许公司全部股份在股份转让系统流通;二是鼓励自身无法重组的退市公司进行股权置换,承接退市公司流通股的新公司进入股份转让系统,股份实现全流通;三是在转让系统提供每周五天的连续竞价交易。这就是当时在“闻全流通色变”的背景下,引起轩然大波的“三板全流通”风波。然而,从目前来看,这三项措施与目前的重组对价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重组对价有隐忧

  尽管绩差公司的股改已势成必然,但也有市场人士对以重组为支付对价表示出忧虑。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周到表示,无论是《管理办法》,还是《指导意见》,对重组对价的表述都停留在原则层面上,而市场更为企盼细化的操作规程。他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以资产重组作为对价,如何保证重组的质量,如置入资产的盈利能力、代偿债务和偿还大股东占款的履约能力等,成为绩差公司股改的关键。他指出,在以重组为对价的前提下,重组方对绩差公司的重组无疑是有动力的,因为其不需要付出其他对价,仅仅依靠重组即可换来非流通股的流通权,以及可能的再融资资格。然而,问题是,如果出现虚假重组,股改后已经全可流通的绩差公司一旦再次走向绩差,是否还会有新的重组方愿意介入呢?

  也有人士表示,以重组作为对价不可避免地面临道德风险。战略投资者或者买壳者掌握着绝对的信息优势,极有可能可以在重组消息披露之前,在二级市场上低价吸入标的公司的流通股,待股价因重组推升股价之时套取收益。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应该在正式推出的《管理办法》中加以明确规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