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五方博弈“油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 07:48 中国证券报 | |||||||||
记者林威 解决“油荒”的办法似乎很简单: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国家石油公司增加在广东的投放,保证供应,而发改委则随时调整价格。如此,一切还是可控的。 但代表国家能源战略决策和普通公众利益的发改委要摆平的不只是国家石油公司和一
一位北京的士司机先前和记者谈起国内油价,诉苦油价太高,对于记者提到有新闻报道说广东油荒,当地的士司机有钱买不到油,说明油价偏低的说法,他强烈反对。事实上,油价高低是相对的,反映出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性太大。 目前江苏地方物价局采取的“高进高出”价格政策值得关注。尽管高价油所针对的和所影响的范围很小,但价格双轨的举措表明有财政能力的地方政府对价格不“敏感”,即对油品供应安全的重视程度高于对油品价格的关注。 所以发改委解决“油荒”的复杂之处就在于以全局利益挑战“价高者得”的市场原则。发改委需要平衡的不仅仅是各地的石油供应量,更是各地、各行业对油品价格的接受程度。 从这点出发,虽然中石化、中石油和发改委在油荒博弈中表面上是相对立的两大主力,一方希望油价进一步上升,一方力求保持油价平稳,但在保证全国油品供应的目标上还是一致的。中石化、中石油基本上执行了国家石油公司的职责。 有财政能力的地方政府的力量也不小。除了试图在石油价格上开一小口,谋划地方成品油储备也是选择之一。然而,高油价也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对油品价格接受程度比较高,高油价可以保证充足的供应,但太高的价格也最终伤害其自身的发展。作为特殊的消费者,他们同样也要在供应和价格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追逐利润的民营石油企业,在国内特殊的石油流通体制下和各方博弈过程中,是受害方。目前“高进高出”完全放开的市场是民营石油企业唯一可能正常的生存空间。此前广东的一位民营石油企业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解决油荒唯一的办法是把市场放开,让外商进来,让民营企业活起来。”长期以来,广东的液化气市场也就是对国际油价采取跟随策略,高进高出,倒也保证供应无虑。 不过以民用为主的液化气并不象汽柴油的影响力那么大。汽柴油关系国计民生及国家经济命脉,所以市场开放指日可待,但价格上的开放国家还需时日斟酌。 石油向来为国际商品,市场人士透露在此次油荒的背后可以看到国际炒家的影子也不足为怪。在国内博弈的四方中再加入国际一方的力量,就使得油荒这只麻雀五脏俱全。 所以,油荒究竟是谁之过?博弈各方借力打力,制造声势。但到目前为止,台风麦莎是最好的替罪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