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两年股改话辛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 07:49 北京现代商报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上帝的人说:“要有光”,于是光就出现了。

  多年以后,又有一个叫证监会的机构发话了:“要减持国有股”,于是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不过,证监会毕竟不是上帝,就在减持国有股政策出台不久,中国股市也从此迈入长达4年的的漫漫熊途。

  国有股减持政策之所以在市场上引起震动,主要在于它颠覆了A股市场的定价基础。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证券市场诞生的那一刻起,它的游戏规则就有别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股票被人为割裂成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据当时的市场设计者回忆,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就这样,中国的

证券市场在襁褓中开始蹒跚起步,随着市场的逐渐成长,两种相同股权被人为割裂的缺陷也就逐渐显现,流通股价格虚高、大股东借助控股地位肆意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丑闻时有发生,使得管理层终于下定决心要解决
股权分置
问题。

  最初,管理层对解决股权分置的期望很高,天真的以为将国有股、法人股以市场价格卖掉就会轻松解决问题。然而他们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时的市场构成中,非流通股总量要占全部股本的2/3,而当时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为30倍,远高于同期国外市场的平均水平。

  可以想象,在一个以资金推动为主的市场里,忽然多出相当于原来数量两倍的供给,对股市的冲击无疑是灾难性的。于是,在这一政策出台不久,中国股市便踏上了漫漫熊途。市场的各方参与者以近乎自戮的方式给市价减持国有股投了反对票。

  市场的反应最终让管理层明白,流通权是有价值的,不能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要取得流通权必须要向A股的持有者支付流通对价,才能破坏市场赖以生存的准则——公平。2002年6月24日,有关部门不得已收回成命,取消市价减持国有股政策。

  股权分置改革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确定非流通股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毕竟在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的市场里,每家上市公司的情况都各不相同,无法用一个单一的标准进行划定。在证监会征求的各种方案中,没有一种能够让市场各方都感到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证监会剑走偏锋,2004年底要推出C股市场,即法人股市场。将不能上市的法人股集中在这个市场里交易,成为事实上的准A股市场。这一决定再度遭到投资者的反对,因为这无疑变相赋予法人股流通权。不久,该项政策又无疾而终。

  现在人们看到的股权分置改革,应该是最终版本,但留给投资者的机会依然少得可怜!

  其实流通股股东的愿望很简单,只要手中的

股票不因全流通而受损就已经烧高香了,哪儿还敢奢望更多。

  张景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07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