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新办法缓解保险资金运用瓶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 07:50 中国证券报

  记者黄宪奇

  近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保费收入的过快增长,保险公司加大了对债券投资的力度,但由于国债市场的涨幅过大,愈行愈低的收益率水平让投资者愈感尴尬而难以接受。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日前也透露,我国保险资产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债券投资占整个
保险资金运用的比例首次超过了银行存款,达到48.56%。

  保监会出台的《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无疑放宽了保险机构投资债券方面的限制,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瓶颈问题将有所缓解。

  债券正成保险投资主途径

  2005年国内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继续高速增长,上半年即实现2008亿元,达到去年全年的62.9%。截至2005年5月,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3528亿元,比年初增长14.1%,资金运用余额达到12135亿元,比年初增长13.4%,保险机构的资金实力稳步增强。保险业的收益最终是依靠投资获得,除银行存款外,投资证券市场是目前保险资金实现保值增值的主要渠道。

  根据6月份的统计情况来看,保险机构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债券托管量已经达到3844.48亿元,较去年年末增加了1160.53亿元,占今年上半年各类机构债券托管增加总量的11.84%,保险机构成为继商业银行之后的第二大债券投资机构。从保险机构投资债券的构成看,国债占据了绝对比重。

  保险资金苦恼收益过低

  从去年年末开始,因基本面的平稳和资金面的过度宽裕,我国债券市场走出了一波强势上扬的行情。从相关机构的统计情况看,目前的国债收益率出现了整体透支,愈行愈低的收益率水平让多数投资者愈感尴尬而难以接受。以寿险公司长期人寿保单2.5%核定利率估计,加上必要的营销展业费用和投资收益要求,4%的收益率水平是几乎所有寿险公司收益率要求的底线,而目前长期债券3.4%左右的收益率水平明显不足,而另一资金运用方向协议存款收益率也仅3.6%左右。目前保险公司可以投资的另一个重要债券品种就是企业债,但由于其他机构的大力争夺,寿险公司在今年的企业债券发行中的认购比例仅达到40%左右,保险机构迫切需要为过多的资金寻找更多新的高收益渠道。

  新出台的《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对保险机构扩大债券投资给出了明确信号。《办法》规定,保险机构不仅可以投资存款、债券、基金、股票,即将可以投资短期融资券、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将来还可以采取各种方式间接投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企业发行券种将受重点关注

  一位保险公司的债券负责人表示,由于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国内尚未形成规模,目前保险机构债券投资的主要方向还是放在债券市场现有的成熟品种上,虽然国债和金融债仍然是保险公司现阶段投资的主要品种,不过其比重将有所下降。从此前的统计情况看,保险资金对可转债表现了较大的兴趣。从已公布的6家转债公司2005年度中期业绩报告看,保险公司正成为转债公司的重要持有人之一。

  按照保监会的新规,保险机构投资国家信用债券可自主确定投资比例,而投资企业债的比例则从目前不得超过当月末总资产的20%提高到“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该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的30%”。可转债也包括在企业债投资范围之内,其管理原则基本上参照企业债投资来处理。按照上半年保费的增长情况,寿险公司新增的企业债券需求至少在600亿以上。而目前已经发行的企业债总额只有400多亿,远远不能满足保险机构的需求。

  有迹象表明,短期债券也将成为保险资金避险重要去处。保险公司一方面保持适当的流动性较为必要,另一方面担心未来利率上升带来的再投资风险。在这种心态下,短期国债自然成了保险机构眼中的低风险去处。根据新的《办法》,保险公司即将可以投资短期融资券,由于目前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资质较好,提供的收益率远远高于同期限的国债和金融债,所以保险公司估计将会加大短期融资券的投资力度。

爱问(iAsk.com)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