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顾雏军失去人身自由 > 正文
 

谁扳倒了顾雏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15:00 上海国资

  沈爱华/文

  顾雏军会是最后一个让全社会为之埋单的闹剧制造者吗

  8月2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经过调查认定,广东

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雏军等人涉嫌虚增利润、少计费用等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行为,将依法做出行政处
罚,其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线索则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这也意味着又一尊中国“资本市场之神”倒下了。

  现在的问题是,究竟是谁或者是什么力量使这一神像泥胎败露。

  作茧者终自缚

  从进入内地投资者视野那天开始至今,媒体围绕顾雏军的发难几乎就如影相随。无论是纵横捭阖的资本运作,还是对旗下企业的日常操纵,顾雏军不按牌理出牌的痕迹都非常的明显。不按牌理出牌,说得好听一些是有魄力,说得不好听一些则是作乱。

  事实上,完全不从成败论英雄的角度去审视顾雏军,也可以认为他的不按牌理出牌其实是明知故犯。其它的作奸犯科之举,或许能够找得到不少的辩词,但从顾雏军以“顾式热力循环热工装置的工作介质”这个专利相继对广东和扬州格林柯尔出资上则可以看出,他根本就会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广东和扬州格林柯尔分别是顾雏军收购科龙电器、美菱电器、*ST亚星和襄阳轴承等4家上市公司的主体,其中的科龙电器更是其在内地进一步大举收购国企的排头兵。由于收购上市公司需要披露详尽的信息,广东和扬州格林柯尔的问题才得以逐渐暴露。而在这种需要公开披露信息的公司出资上也进行恣意造假,不能不让人对顾雏军掌控的其它公司的真实资质顿生疑窦。

  现在回过头去看,对广东格林柯尔虚假出资,应该是顾雏军早就设计好的图谋。按照补签的协议,广东格林柯尔收购科龙电器需要动用的资金为3.48亿元。虽然在收购之前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本动作,但顾雏军并没有将其它地方腾挪出来的资金真的去付给容声集团,科龙电器的一些人士称这些收购资金并没有真正立即到位。

  由于没有像*ST亚星那样由市委常委之类的高官专门出面说明收购资金是否到位的问题,此间的悬疑自然吊人胃口。事实上,也有不少*ST亚星内部人士也坚称顾雏军是空手套白狼。虽然并购之初打进了一些资金,但很快又以借款的形式流回去不少。

  在这种情况下,顾雏军不仅以专利冲抵广东格林柯尔的75%出资,而且还将同一专利又用于扬州格林柯尔的出资,无疑给人无本收购的印象。进而让科龙电器从天津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购买了据说十年也用不完的制冷剂,更加从某一个方面对之进行了佐证。尽管如此,顾雏军还能对问他收购资金从哪里来的记者拍着桌子进行咆哮,实在让人为之齿寒。

  其实,这些极端表现,并非是顾雏军进入内地资本市场之后才出现的“癌变”,而是他独特基因的一贯作祟。

  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今年1月11日对格林柯尔科技及有关董事的公开谴责,将顾雏军没有及时披露2001年向天津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采购2.3亿元制冷剂关联交易的“黑幕”揭露了出来。格林柯尔科技当时向天津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预付的约2.3亿元采购款,竟然是天津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的69.4倍。这显然是对上市公司明目张胆的抽血行为。

  疯狂的并购

  自负形成如今的被动,是美菱电器一位高管给顾雏军下的结论之一。在这位高管看来,当年与郎咸平的交恶,是顾雏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根本原因。如果当初对郎咸平的指责不予理睬的话,也就不会导致媒体对其的收购资金来源进行刨根问底,从而不致会引起监管部门的逐步介入。

  与缺乏容忍精神相伴相随的疯狂赌性,是美菱电器上述高管给顾雏军总结出来又一“劣性”。在他看来,顾雏军大量挪用科龙电器等公司的资金及虚假出资,完全是因为他对*ST亚星和襄阳轴承等非制冷行业企业并购惹下的祸端。

  按照顾雏军原来整合中国冰箱行业的理想,科龙电器及其收购上海、吉林、江西、杭州、珠海等地多家企业的冰箱生产线,再加上美菱电器的产能,已经达到了年产1200万台冰箱的生产能力。不仅形成了顾雏军所要的规模效应,而且还成为亚洲最大的冰箱企业群落。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去染指*ST亚星和襄阳轴承,顾雏军现在的日子会很好过。

  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格林柯尔科技控股的业务,主要来自于各工程公司所做的制冷剂替换业务和指定代理商完成的分销业务,从而享受着制冷剂销售收入中的绝大部分利润。上市当年,格林柯尔科技控股营业额比1999年上升2.9倍,利润总额为2.69亿元人民币,利润率高达74%。但从2002年开始,格林柯尔科技控股的利润大幅下滑。到2004年时,格林柯尔科技控股的利润只有1660万港元,流动资产也仅剩下5900万元人民币。其中的原因,与顾雏军在内地资本市场上的“攻伐战”干系巨大。

  “如果没有仔细研究,整合是一个陷阱,在每次收购之前都要找到一块盈利点。如果找不到盈利点,找不到让企业盈利的办法,就最好离远一点,不要涉足这个企业。”虽然顾雏军如此地告诫其它企业家,但整个格林柯尔系在其身陷囹圄前后出现的“内忧外患”现状,表明他并没有真正将产业整合的理想付诸实践。

  凭心而论,顾雏军对制冷行业众多国有企业的收购,确实显得眼光独特和犀利。这些他所熟悉的制冷行业的企业,除了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外,它们还有着充裕的现金流。科龙电器和美菱电器均是产销两旺的名牌企业,当时的亏损主要是由于管理粗放以及大股东占用企业资金所致。正是基于此,顾雏军才曾多次自信地宣称“我买的都是好企业!”

  可以说,顾雏军进入*ST亚星的2003年是其在内地市场最为风光的一年,他还因成功使科龙电器摘掉ST帽子而入选“CCTV2003年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然而,顾雏军自身的转轨,并没能与对汽车行业贸然进入及后续疯狂并购实现必需的同步。

  失范的市场

  顾雏军认为产能是行业控制力基础的思路,确实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认同。而跨行业收购的疯狂赌性,是在并购科龙电器和美菱电器等制冷行业国企后才表现出来的。按照顾雏军科研出身的背景和产业整合思路,跨行业收购的始作俑者并不完全是他本人。地方政府盛情邀请下的“书记工程”,可能是使顾雏军失去自我把持能力的最后一克砝码。

  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在江苏省昆山市的小额投资,顾雏军得以结识了当地的主要领导。此后,这位领导升任顾雏军老家所在地的父母官,进而盛邀顾雏军为家乡经济做出贡献。于是,顾雏军首次进入了自己完全陌生的汽车行业。是次并购,也是顾雏军迄今出资额最大的一次收购行动。但首次的跨行业收购,不但没能续演在制冷行业的那种迅速扭亏“神话”,而且被收购企业在经营泥潭中越陷越深,以至政府部门不得不亲自出面协调银行的资金供给,帮助疏导上门逼债的供货商⋯⋯

  地方政府对顾雏军趋之若鹜的前提,是部分媒体对顾雏军光辉形象的成功塑造,而一批学者中的大腕级人物对其的盲目定型,进一步为地方政府把顾雏军当作“财神”寻找到了所需的理论依据。

  粗略统计发现,在顾雏军收购的上市公司中,记者出身的人担任董事、独立董事的前前后后有三四位之多。就在顾雏军今年5月11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前夕,一家媒体还刊登了吹捧科龙电器利用顾雏军技术获得独特竞争力的长篇报道。巧合的是,这家媒体的某位负责人此时还担任着格林柯尔系一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目前的身陷囹圄,已经是顾雏军收购科龙电器以来的第二次“背运”了。帮助顾雏军从第一次“背运”中走出来的最大外力,当属一批学者中的几个大腕级人物。在部分媒体的批量吹捧文章刊发后,顾雏军就被某些专家当成了中国产权改革的“旗帜”和私营企业控股国有企业的“典范”。最为明显的一次集体行动,当属2004年10月召开的“科龙20年发展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研讨会了。

  在这次会议上,某国家级研究机构公布了他们撰写的专题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只有将科龙电器的产权改革历程放到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的大视野中,才能够领会到它的意义,并盛赞了顾雏军压缩成本、加大新产品开发等“战略性整顿”举措。

  而半年后顾雏军的第二次“背运”,一定大大出乎当初竭力为其辩护的学者们的意料。在第一次“背运”结束时,顾雏军曾经说过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一夜之间我受到怀疑,我觉得奇怪。现在,许多经济学家又在一夜之间认为我没有问题。”现在,身陷囹圄的顾雏军不知又会如何地嘀咕这种巨变!

  在短短几年内,顾雏军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产业体系,同时也为自己取得了惊人数量的财富。顾雏军资本杠杆依靠的支点,可以说就是各种各样体系中的监管空隙。

  虽然顾雏军现在才被扳倒,已经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亡羊补牢,因为它暴露出来的众多问题,恰恰是中国走向全球过程中或早或晚会都要遇到的考验与挑战。但是,顾雏军会是最后一个让全社会为之埋单的闹剧制造者吗?

  顾氏年表

  1988年9月发明格林柯尔制冷剂。

  1989年下海经商。

  1990年在英国成立首家分销公司。

  1993年业务拓展至美国。

  1995年成立格林柯尔中国有限公司。

  1996年在美国从事一起企业收购成功。

  1998年成立格林柯尔工程公司。

  2000年7月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2001年10月收购科龙电器。

  2003年6月收购美菱电器。

  2003年12月入主

亚星客车

  2004年4月入主襄阳轴承。

  2004年8月郎咸平指责其在“国退民进”中席卷国资。

  2005年1月被香港联交所谴责。

  2005年5月科龙电器被调查。

  2005年7月底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2005年8月中国证监会公布对科龙电器的调查结论。

爱问(iAsk.com)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