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雏军的海南故事:发文件做生意 无氟省一场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14:24 证券导报 | ||||||||||||
《证券导报》见习记者 文达 ●一些相关人士提到了格林柯尔的强势公关,但具体情况却不愿透露,只是表示“如果没有公关,格林柯尔能够一登陆海南就取得了政府畅通无阻的支持么” ●某酒店老总发起牢骚:“当初,格林柯尔公司在宣传时称,用格林柯尔制冷剂替
●2003年后,格林柯尔基本淡出了海南,在许多海南人的心中,仿佛就是做了一场梦般,醒来了,也让它飘散了。 近段时间,随着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顾雏军成为国内媒体“明星”。海南作为顾雏军最重要的敛财地之一,一提起顾雏军,一些海南人淡远的记忆里又勾起隐隐阵痛。1999年,从格林柯尔的强势入岛到海南建设大特区无氟省指定技术依托单位(垄断地位),从氟里昂替代工作如火如荼到出现问题不了了之。一切就像一位魔术高手的表演,迷幻,却让人印象深刻。 强势登岛 实际上,在格林柯尔上岛之初,国家环保总局于1998年出台了《关于印发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推广计划项目的通知》,就已经明确将格林柯尔制冷剂技术,列为中国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推广项目5个A类项目中的制冷剂推广项目之一。 在格林柯尔自上而下的公关中,其一直宣称着格林柯尔制冷剂在国际上的强势地位。其宣传材料称,“四种‘环保制冷剂’是获得ASHRAE(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认可的环保产品,在海外拥有大批长期商用用户。”这种由外而内的宣传策略,紧紧抓住了当时国人“崇洋”心理--都是外来的好。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的有关人士在接受《证券导报》采访时表示,“当时考虑了几个方面,一是海外市场对格林柯尔制冷剂的高度认可,而且格林柯尔的替换也相当便捷,配合当时国际、国内限制和禁止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呼声日高的形势;二是海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密度也能够尽快地实施和完成无氟省级区域的建设。于是,我们指定了以‘直接替换,注入即可使用’为显著特征的格林柯尔制冷剂作为首选替代物。”而在《证券导报》记者辗转了解中,相关一些人士无可避免地提到了格林柯尔的强势公关,但具体情况却不愿透露,只是表示“如果没有公关,格林柯尔能够一登陆海南就取得了政府畅通无阻的支持么” 1999年9月格林柯尔正式登陆海南,海南格林柯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格林柯尔”)成立。据资料显示,海南格林柯尔主要生产经营CFC制冷剂的回收设备,无CFC制冷剂充注设备及相关配套设备,以及从事CFC制冷剂与各类新型制冷剂的替代及改造工程,是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而顾雏军拥有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62.5%的股权,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随后,海南省人民政府于1999年10月下发了琼府199973号《关于建立无氟省级区域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文件,明确了海南省从2000年1月1日开始,用2-3年时间,在2002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省无氟化。 海南省国土海洋环境资源厅也发布了琼土海环资料字199912号《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建立无氟省级区域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文件。《通知》明确表示,“国内生产的符合国际制冷剂行业标准,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推广计划A类项目的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格林柯尔制冷剂是海南省目前重点推荐的替代产品。海南格林柯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是海南省淘汰氟里昂的技术依托单位,负责全省工业及商业用制冷设备、空调替换氟里昂工程,非氟里昂制冷剂的供应和家用冰箱、冰柜、空调,汽车空调维修厂、点、店的技术人员培训,为海南省建立无氟省级区域提供技术和服务。” 一个“负责”二字,以及此后的一些相关部门出台更细化的规定,确立了海南格林柯尔“雷打不动”的市场地位。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和海南省公安厅联合发布有关规定,从2001年起,海南省公安车管部门把在用机动车空调器更换非氟里昂制冷剂列入车辆年检内容,到期年检的车辆首先要到指定更换汽车含氟里昂制冷剂业务的单位进行制冷剂的鉴别,如果空调继续使用氟里昂制冷剂,则需更换为全省统一指定的环保制冷剂,并粘贴标志,然后才能进行年检。 三亚市环境资源局的肖先生告诉《证券导报》记者:“当时三亚市的有关部门也下了文件,对于违规的单位和个人,制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继续经营氟里昂的商铺被处罚和取缔,不符合标准的制冷设备和制冷剂被依法没收。对于继续使用含氟里昂制冷剂的车辆,市政部门不予办理年检手续;新建和扩建的项目如果使用氟里昂,市政部门不予办理审批和报建手续,商业银行也不对其给予信贷支持。” 如日中天 在得到海南省政府部门的支持后,海南格林柯尔以迅猛之势独占海南市场。从海口到三亚,从机关单位到企事业单位,从出租车公司到宾馆饭店,从商用制冷设备到空调,一场无氟替代工程在海南格林柯尔公司唱主角的情形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据《海口市淘汰氟里昂制冷剂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以及政府的有关文件中显示,在有关部门“对全市酒店、工厂、医院、商场等使用中央空调的单位进行申报登记调查”中,“走访各类单位167家,收回调查表128份,统计中央空调机组286台,有近200家中央空调机组用户完成空调制冷剂的无氟替换;有17943辆机动车领取了‘环保制冷剂’标志 其中10263辆机动车更换了R405A,7680辆是环保R134A”。 三亚市更是从市政府办公大楼的空调替换开始,延伸到宾馆、饭店、工厂、医院、商场、出租车等等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角落。 据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上市之后公布的第一份季报显示:在截至2000年9月30日的头九个月中,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的纯利增至2.32亿元人民币,比1999年同期大升32.4倍。而该公司1998年收入为11万元,利润是-800万元,以2000年年报统计的收入数字3.64亿元来计算,其营业收入在三年中增长了3300倍! 而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2000年年报披露,公司在2000年收入的3.64亿元中有3.18亿元来自于海南、北京、深圳、湖北四家工程公司所完成的125项替换工程,其余0.46亿元来自分销业务。其2001年年报披露,公司营业收入5.16亿,毛利4.1亿,净利3.4亿。 而氟里昂替代工程中,格林柯尔也是赚得钵满盆满。 败露马脚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格林柯尔自称以“零成本零风险”(在为用户用格林柯尔制冷剂更换原来的氟利昂制冷剂后,不向用户收取制冷剂成本以及其它额外费用,只和用户分享部分节电收益)为市场营销策略。但海南无氟替代工程却并非如此。 《证券导报》记者从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污染控制处了解到:“出租车的无氟制冷剂更换是收费了的。”而海南省各个宾馆的空调和冰箱的无氟制冷剂替换也是收了费的,海口宝华海景大酒店的一位老总称:“当时是由政府指定的格林柯尔公司来更换,具体收费多少我不是很清楚,但他们肯定收了费。”《证券导报》记者随后又联系海口文华酒店、亚龙湾环城大酒店、三亚海航渡假酒店等,均获得收费证实。 当《证券导报》记者问起酒店氟里昂替换后这几年来的效果如何时,宝华海景大酒店某老总发起牢骚:“当初,格林柯尔公司在宣传时称,用格林柯尔制冷剂替换后,能产生15%~25%的节能效果,但是这几年下来,根本没有发现它有节能功能,也许唯一的功效是无氟了吧” 而在出租车更换格林柯尔制冷剂后,却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海南省国土资源厅的有关负责人士在接受《证券导报》记者采访时说:“车辆的无氟替代工作的进展并不顺利,在更换了格林柯尔制冷剂后,压缩机就出现了问题,又不得不连压缩机一起更换。这事在我自己车上也发生过。” 这其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海口某汽车修理厂厂长、资深修理师张先生回忆起当年的事情还记忆深刻,“在车辆更换格林柯尔制冷剂后,先是一些旧车的压缩机坏了,我们当时以为是车辆老化了,就更换了事。但后来,一些新车也出现了压缩机损坏的事情,就感觉很奇怪。后来检测时发现,这是由于车辆压缩机使用冰种的不兼容,压缩机在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过高,散热性能不好,导致压缩机坏损。”张先生还说:“当时,海南省车管所强制要求汽车更换无氟制冷剂,出现问题后,车管所也赔偿了几个压缩机,后来发现需要赔偿的车辆越来越多,因此强制替换制冷剂的事情也变成不了了之了。” 海南珠江源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的一位老维修师提起当年事打开了话匣子:“当时好多车一换制冷剂铁定立马开到维修厂来,因为替换时,技术依托单位海南格林柯尔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仅仅是把普通制冷剂放出来,再注入环保制冷剂。实际上,更换后的压缩机与制冷剂并不兼容,导致压缩机坏损情况就相当普遍,好多人还去告状了。也不知何时渐渐淡化必须替换的事了。” 当年具体毁损了多少压缩机目前已无法统计,一场本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却变成了虎头蛇尾。 据有关公告,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的格林柯尔(8056.HK),2000年营业额3.64亿元人民币(替换氯氟化碳CFC制冷剂工程收入3.18亿,销售制冷剂4585万),净利2.69亿元,2001年营业收入5.16亿,毛利4.1亿,净利3.4亿。但在随后的几个年度里,主营业务不断减少,2002年到2004年营业额分别下降到3.21亿元、1.07亿元和1.848亿元,净利润分别下降到8296万、862万和1662万元。这从侧面也折射出,在制冷剂问题暴露后,格林柯尔的整体收益也是直线下滑。 2003年后,格林柯尔基本淡出了海南,媒体也鲜有报道,在许多海南人的心中,仿佛就是做了一场梦般,醒来了,也让它飘散了。 新浪财经提醒:>>文中提及相关个股详细资料请在此查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