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健挣扎在财务深渊 五大问题导致盛世难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1日 11:53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刘燕 ST科健000035,2004年报惨不忍赌:15.2亿元的巨额亏损创沪深股市自1990年以来历史之最。 五大问题导致盛世难守 8月15日迟迟发布的ST科健000035,2004年报显示,2004年每股收益-13.114元,同比下降3890%,每股净资产-10.822元,2004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利润28731686.89元,同比下降86%,净利润-1519769711.96元,同比减少3893%。同时,中科健还发布公告,今年上半年仍将预亏。 面对这样的经营业绩,中科健方面依然自信:“今年上半年预亏仅仅是一个非常小的数目,从公司经营管理角度看,中科健永远不会退市,今年年底,公司肯定将盈利。” 不管中科健年底盈利的目标是否现实,它的现实状况是:由于资金链条断裂,其自有品牌手机难以恢复大批量生产,目前市场销售的手机仍是以前的机型。公告显示,中科健的新发展路线仍然主要放在手机上,OEM代工和海外出口成为目标。“不需要资金沉淀,只赚加工代理费。以前可能是为了做大销售额,现在则只要加工费的利润,50元的,30元的都要。”中科健有关人士这样解释。 手机加工业对无力组织大笔流动资金的中科健是条捷径但这一思路却遭到业内人士的质疑:手机加工业利润太薄,又居于产业链末端,中科健已无力将规模做到足够大,这样的生意恐怕很难自我挽救。 短短6年间,中科健从辉煌走向没落令人惋惜。每个企业由盛及衰的原因都很复杂,但其中必定存在某些关键的败落导火索。中科健也是如此。 首先,中科健是国内第一家手机企业,当时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便一直摇摆在自主研发与OEM之间。直到今天,中科健的自主研发工作仍没取得实际成果,开发的几款产品在市场上反响都不好。尽管中科健发展初期因OEM赚到不少钱,但它的没落与OEM也有关。因为始终摆脱不了OEM,中科健的利润率不但急速下降,随着竞争加剧,中科健OEM的机型在市场竞争中渐显力不从心。2001年之后,中科健再没向市场推出有竞争力的机型。 其次,管理混乱导致中科健效率低下成本高增。中科健始终存在着暧昧的关联交易问题,郝建学以第二大股东的特殊身份入主中科健,同时也是中科健的经营者,他所代表的第二大股东智雄同时也是科健手机的经销商,导致公司的关系错综复杂,互相扯皮、压制的现象非常严重。在营销体系建设和管理上,不但销售政策执行效果差、效率低,从总部贯彻到终端市场经常需要较长时间。2002年到2003年,中科健销售队伍曾一度膨胀到5000人,但人海战术并没解决中科健的销量下滑问题,却为中科健增加了很多销售成本。而严重的分公司腐败现象让这种状况雪上加霜。 另外,销售体系失控、内部消耗严重。比如,新产品上市后,销售公司或某些分公司为消化库存,而将新产品的销售滞后,造成新产品一上市就面临降价的现象。 还有,中科健产品的销售与品牌不同步,错失了难得的崛起良机。2002年上半年,中科健推出了和弦手机K518,这款三星的OEM产品有着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当时和弦手机在市场上并不多见,还属于手机和弦与彩屏概念推广的初期。同年4月,中科健聘请香港著名艺人梁咏琪为产品形象代言人。同年7月,中科健又制造了著名的事件——“科健模式”,赞助英超球队埃弗顿,并成功送中国球员李铁、李玮峰到英超效力。这一事件的运作与宣传空前成功,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中科健品牌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盖过了当时所有手机品牌的风头。这种品牌影响力顺延到今天,尽管已是烂摊子一个,但它的品牌价值仍然被业界肯定。遗憾的是,中科健并没有配合品牌的推广适当推出产品,包括K518在内的几款新产品因此错失市场良机。同年9年,万明坚却率TCL大军在泰山誓师,扭转了国产手机的格局。 最后,资金问题始终制约中科健的发展。手机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中科健在解决资金途径过程中,关联交易、互相担保等只顾今天不管明天的解决问题方式为后来中科健资金链条的断裂埋下致命的伏笔,并翻身无望。 复兴之路漫无期 谁还对它有期待 中科健始终未停止过自救,三星的复合品牌曾被中科健当成救命稻草。 在中科健产品不具竞争力、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它急需有竞争力的机型和三星这样的大品牌拉动。尽管因为很难摆脱三星的影子,不利于自身品牌的推广和壮大,三星复合品牌从长远来说可能对中科健品牌不利,但却可以解决燃眉之急,那就是提升中科健产品的销量和利润。遗憾的是,这种损及自身的策略也因为中科健问题太多,实际操作效果并不理想,三星复合品牌并没有改变中科健的命运。 “ST科健已经严重资不抵债,仅银行利息就随时能把它击倒。”业内人士在ST科健2004年年报发布后如此评价。已经失去持续经营能力的ST科健惟有借助外力的重组或相关债权人的让步,才有可能让公司走出困境。 财报显示,中科健的巨额亏损主要是因为公司计提了大量资产减值准备,而之所以要计提如此多的资产,则全要“归功于”中科健的违规担保、关联交易和经营不善。由此可见,中科健的财务状况之乱非同一般。业界分析,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广州海纳在一度接盘中科健后即刻被吓退。 广州海纳在今年3月从中科健撤资后,有着房地产、酒店等多项业务的福建阳光集团传闻中浮出水面。但在中科健此次年报发布前,关于重组的消息变得难辨真假。 财报发布前,一纸公告打破了中科健僵持已久的沉默。公告称董事会提名8名董事候选人和4名独立董事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候选人,并最终全数通过表决并进行组阁。同时,在中科健新董事会名单中,一位新董事的名字煞是扎眼,他就是福建阳光集团常务副总裁刘建彤。 可是,在媒体对阳光集团董事长林腾蛟的专访中获悉,中科健公告中出现的福建阳光集团常务副总裁刘建彤,事实上,根本没有这个人。该媒体也联系了中科健总裁王栋,他竟然也不知道刘建彤其人到底源自哪里。中科健发布虚假信息的可能性比较小,外人很难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中科健的重组变得富有如此戏剧性。 ST科健于8月9日对外发布重组出现重大进展的消息。但在次日,最热门的重组方阳光集团总裁助理、总裁办主任林应澄等3人突然向外界表态:阳光集团不会重组中科健。可是,从中科健传出的消息是,除阳光集团准备重组中科健外,有多家公司与中科健就债务重组有接触,但具体是哪些公司目前不清楚。 确实,尽管局面已很混乱,但却不能阻止对ST科健重组充满兴趣的买家进入,收购者对中科健各有所需。 据中科健内部人士透露,确实有过许多企业和资金都在关注中科健,并有过实质性的接触,这其中也有发现中科健更多的问题或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而退出的。但在很多问题没有完全暴露之前,中科健曾经的光环依然会给外界一种较高期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