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大智慧 推动券商大重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 11:55 证券时报 | |||||||||||
刘建位 最近,管理层对整个券商业的大重组全面开始。大规模重组券商,是央行拯救整个证券行业下的重手。如何救,如何成本更小,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券商长远良性发展,是管理层考虑的重点,这正是管理层衡量再三,从再贷款扶持转为注资加重组的根本原因。
首先下手要狠。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对待万物,圣人对待百姓,只是按照自然规律该生则让其生,该灭则让其灭。证券市场起作用的最终还是市场规律。管理层之所以出手大规模重组券商,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理性决策。管理层注资,注入的是国家资产,这些注资与其国有企业的资产一样需要保值增值,也需要国家审计部门对其使用进行审计,而不仅仅是一般的“救灾款”,因此要用市场的方式来进行注资和重组决策。 不下狠手,只注资,不改制,券商经营水平不会有根本提升,所注入的资金可能与以前券商扩股时其他股东注入的资本一样,竹篮打水一场空。同时不能全部普遍注资,只能有选择地注资,选择那些规模大的、经营资产质量相对不错、对稳定全行业有较大作用的券商作为主要注资对象。我们注意到管理层目前选择的注资和重组对象是银河、南方、申万、国泰君安等,这体现了抓大放小的原则。 其次动手要准。分析券商目前的危局,一言以蔽之,就是老子所说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许多券商危机并非只是由于股市持续低迷,而是由于在经营中过于贪婪,为了暴利铤而走险,欲望的云彩遮住了风险的眼睛。因此在大规模券商重组中,建立规范的风险防范机制是关键。这方面,老子的话“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借鉴,对此管理层要把握准,紧抓不放。管理层一手要给钱救人,另一只手要开刀治病。对于那些由于失职失误造成损失几个亿、几十个亿,或者中饱私囊的,要彻底追究责任,要用严厉的法治重建市场的正常规则。 最后出手要稳。管理层大规模重组券商,其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在目前市场化重组失灵时的政府救助行为,因此最后将所注资券商的股权出手转让是必然的。正如老子所说:“功遂身退,天之道。”在选择股权出手的时机方面,一定要在券商经营机制规范、整个行业经营逐步稳定时才能逐步退出。在选择股权接手方时,一定要引入真正有实力、有经验、有水平的大股东,让政府从券商经营中退出,引入社会资本,尤其是适当引进国内大型企业、国外大型券商。比较好的办法是让有实力的大股东在重组开始就进入,以其经验和能力来主导券商的业务重组,正好弥补管理层资金很足但业务经验不足的缺陷,同时新股东介入越早,越有利于券商重组尽快完成并开始正常经营。同时借机推动整个券商行业的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几家有规模有实力与国际大型券商竞争的国内券商,否则证券市场越开放,国内券商的日子反而越难过。 最近中信证券与建银投资共同出手重组华夏证券,是管理层一个非常大的创新举动。管理层不再强求政府主导,而以市场为主。正如老子所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下手注资重组时,就为未来股权出手做好了准备。既用较少的注资救助了危险券商,又成全了大型券商低成本扩张的战略,一举两得,可谓明智之举。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自然界一切都要服从自然规律,在证券市场中一切都要最终服从市场规律。正如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所说,正常的情况下,市场的力量总是大于法律的力量,大于行政的力量,市场永远都走在监管的前面,监管是在市场充分发展之后,再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层对券商的大规模救助和重组,能够使券商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灵活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严格的风险防范机制,能够让券商用市场的力量来生存、发展、壮大,而不再是有问题就找政府的国有企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