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一出坠落和救助的悲喜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09:30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 |||||||||
从再贷款到注资,华安证券始终都在央行救助的名单上。最新的方案中,除股权注资,央行还可能破天荒地以卖掉外汇储备的筹资方式给予华安证券6亿元的再贷款 作者: 本刊记者 陈 为/文 页数: “一场券商生死救赎的大戏正在开演,有的悲壮地进入了‘太平间’,有的正准备进
而华安证券就是一家抢着要进入手术室的券商,而等着要给它开刀的就是被赋予众望的建银投资。 华安遇险急寻救助 华安证券是2001年1月成立的综合类证券公司,总部设在安徽省合肥市,注册资本金17.05亿元,其中安徽国资占51.61%、其余10家股东大都为安徽企业。2003年全国综合类券商排名中,净利润排第8位,净资本排名第14位。但伴随着证券市场的持续低迷,以往被繁荣掩盖的问题也水落石出。按照新的金融企业会计法则,华安2004年年报净资本为5.23亿,比2003年滑落62%,利润亏损高达11.6847亿元。 亏损虽然重创华安证券,真正将华安逼上生死悬崖边缘的是资金流动性问题。从年报上看,在扣除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和客户委托管理资金后,华安证券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约为7.62亿元,2005年上半年这种形势依然没有得到好转,截止到6月30日,华安流动性缺口仍高达6.52亿,公司处于资金匮乏的状态。 华安证券某高管人员告诉本刊记者,公司主要的亏损年份是2004年,而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委托理财的盲目扩张。2004年2月份后,公司错误估计了当时的证券市场行情,做出了扩大委托理财规模的决定,这使公司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年报显示,华安证券在对2003年年报按照新会计法规追溯调整后,当年净利润为529万,2004年利润为-11.67亿。资料显示,亏损主要来源于两大块:自营和委托理财。其中自营差价收入-4.91亿,跌价计提3.71亿,委托理财从2003年底的3.6亿元发展到高峰时的18.5亿(后来因清理,6.2亿被置换回给客户,其他转入自营账户,转入时亏损3亿左右),2004年仅利息支付就高达2.63亿。而这些委托理财的协议都在今年3月后陆续到期。 “公司及其有关主管部门都十分着急,动员各方力量筹集资金以帮助公司渡过难关,年初先是在有关部门协调下获得了建行2亿元的短期贷款以及拆入资金4亿以缓解资金运用的‘燃眉之急’,”上述华安证券高管日前向本刊介绍说,“但这些资金仍难以‘解渴’,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有关部门曾召开过委托理财债权人大会,希望他们能顾全大局,但收效并不是很明显,只有部分债权人愿意延期原协议的执行。其中的原因很明显,有不少委托理财的钱来路不是很规范,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2004年绕开国资委的有关规定擅自和公司的一些营业部开展委托理财,如今上面盯得紧,他们只希望尽量早取回资金,这给公司资金链带来更大的压力,公司只有尽量延迟归还银行贷款。实际上,本已于今年6月到期的建行贷款只还了2000万元,拆借资金也还有1.5亿元未还。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公司需要更加稳定的资金来源来帮助公司渡过难关,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想到了向更高层政府的求助。” 意见分歧再贷款政策生变 华安证券还是幸运的,央行曾一度准备给予公司再贷款支持就是一个例证。对于多数人来说,和申银万国一同获得再贷款多少有些意外。 “华安的再贷款申请得以报批一定程度上与华安的管理现状有关,公司历史遗留问题不多,2003年柜台个人债务仅有几千万,公司也比较注重规范性管理工作,2002年12月就开始酝酿大集中交易系统。当然,也不能说公司管理完全规范,它的风险控制体系至少在2004年仍然存在问题,我们在审计中就发现,2004年公司一些营业部为了业绩,未经公司批准,擅自与客户签订委托理财协议或签订三方监管协议。不过,今年以来,公司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控制。”负责2004年年报审计的安徽华普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师谈到。 但是,就在华安证券还沉浸在喜悦之中时,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华安的“美梦”,央行再贷款被宣布此路不通,代之以汇金公司和建银投资的“市场化财务重组”。 “其实,政策来得也不算十分突然,在央行宣布将考虑给予华安再贷款前后,内部意见分歧一直很大,不少人提出央行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门,如果直接对券商充当贷款人的角色有点不妥,实际就是将券商不良资产‘货币化’,将给我国货币政策带来很多难题,而且若券商机制没有彻底改变之前,仍然难以有效运营这笔资金,很可能资金仍会陷入‘窟窿’,而最后的损失却由全社会承担。”央行稳定局一位工作人员向本刊表示。 面对新的形势,华安何去何从?不接受救助政策的变动无异于等死,接受新政策虽然要受更多的约束,但很可能有存活的机会。 华安证券最终选择了后者,事实上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注资之外的6亿元特别融资 主要负责重组地方券商重组的建银投资和华安证券开始商讨重组事宜。据悉,建银方面提出:建银注资6亿为华安证券增资,入股的成本为每股1元。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华安证券净资产为4.88亿,这样算来,增资后华安证券净资产将达到10.88亿,其中建银持股比例超过50%;同时,在阶段性持股华安证券3年后建银投资将退出,届时,华安证券现在的大股东安徽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将以1.15-1.25元/股的价格回购该部分股权,而且在这3年内,安徽国资还必须将自己原有的表决权全部让度给建银投资。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对公司的管理控制,建银还将派两名董事,并表示将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推选出公司董事长及财务总监,之后还将进行一系列的公司业务重组,以争取在3年内帮助华安证券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条件看上去有些苛刻,这让华安证券各方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虽然现在原有股东权益的调整方案还未完全确定,但建银的注资条件是保证它在新公司中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它将通过财权和用人权的控制主导公司以后的发展,但我们仍然有一个疑惑:建银能保证市场化选举出来的高管为公司长久利益完全尽职吗?毕竟建银只是临时股东,3年后就要退出的,高管意识到这一点,为了建银届时利益的实现,可能决策时就有短期倾向。”曾参与建银投资注资谈判的华安证券一位工作人员谈到,“因此,我们建议,高管的选拔还要通过政府部门的认可,毕竟,高管更应该为日后真正的大股东负责。” “尽管建银带来的股权投资将为公司今后3年的发展注入新的机制,但我们现在为了公司短期生存的需要而急需止血‘药剂’——6亿债权资金以应付下半年到来的更多的资金兑付,目前这方面的计划已制订完毕,正等待有关部门的审批。”该谈判人员表示。 而据记者从央行内部人士了解到,自从上次华安再贷款的审批被搁置后,有关方面的努力并没有停止,央行也只有寻找一些变通的方法来实现该再贷款的操作,最新的成型方案是:央行将在外汇市场卖掉部分外汇储备,筹资6个亿后再贷款给华安,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规避了通常再贷款带来的基础货币的增加,当然成本也很高,因本来央行可以利用这部分外汇储备资金购买美国1年期国债以获得大约3.5%的收益,这就意味着华安证券必须偿付至少3.5%的利息,才能保证外汇储备运用的保值增值。而据央行和华安证券初步达成的协议,利息率定为4.8%。由此看来,华安证券使用这笔资金将付出很大的代价,此外为保证资金安全,华安证券被要求将把公司的一些资产抵押。 “该借款方案涉及面很广,单方面都做不了主,目前省政府、央行、证监会联合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打报告,以期望获得首肯。”一名负责华安证券重组的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 | |||||||||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