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短期融资券风生水起 多家公司跃跃欲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 13:57 中国证券报

  记者 查明

  自5月下旬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以来,上市公司对这种全新的融资渠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昨日,葛洲坝、江苏阳光发布公告称,拟申请发行13亿和不超过8.8亿的短期融资券
,而中海发展也披露,拟停止申请发行可转债、改以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筹集资金满足项目需求。

  事实上,进入8月以来,先后有中国石化、上海电力、东方航空、中信证券、百联股份、莱钢股份、万向钱潮、隧道股份等公司表示,拟申请发行短期融资券。而根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的统计,截至目前,共有28家上市公司表达了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意愿。这其中,振华港机、华能国际、中国联通和东方航空已经完成发行。就发行规模而言,若以上限计算,25家公司拟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合计达到572.8亿元;在有明确发行规模的上市公司中,中国联通以100亿元位居榜首(中国石化发行规模为不超过净资产的10%)、华能国际和华电国际以50亿元和45亿元紧随其后。而从期限看,多数公司并没有明确表示;在有明确表示的公司中,大多选择了短期融资券的上限一年。

  上市公司缘何青睐短期融资券?分析人士认为,融资成本低廉、发行效率高以及股市融资功能的暂时停滞是主要原因。

  从已发行的短期融资券来看,一年期融资券的利率都在2.92%左右,而三个月、半年和九个月的利率从1.98%、2.58%到2.70%不等。相对于5.58%的一年期贷款利率和5.02%的最优利率,即使考虑到承销费用,短期融资券的成本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以两个点的成本差异计算,573亿的短期融资券就可节省财务费用11.46亿元。

  短期融资券的成本优势是与当前货币市场宽裕的资金供给分不开的。由于资金充裕,最新一期一年期央行票据招标收益率再创新低,仅为1.3377%。比较之下,短期融资券对资金无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业内人士认为,从商业银行的利益出发,目前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都采用了簿记建档的方式,相对于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招标发行,前者的利率更高。这意味着如果资金供求关系不发生大的变化,短期融资券具有进一步降低财务费用的潜力。因此,从成本的角度,短期融资券对上市公司吸引力将是持续的。

  短期融资券另一个显著的优势是审批环节少、发行便捷。按照管理办法,融资券实行央行备案制。理论上讲,只要符合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都可以申请发行融资券。和企业债的发行需要发改委批额度、同时还要央行和证监会审批相比,融资券是一种更加灵活便捷的融资方式。

  这一点从已经完成发行的几家公司可以看出。首批发行融资券的振华港机等公司,从公告到完成发行,仅用了一天的时间;东方航空从首度披露发行融资券到完成发行,所用时间也不到两个月。

  上市公司追逐融资券,也与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有关。由于股改,上市公司再融资暂时停顿,资金需求比较急迫的公司,只好将目光转向了短期融资券。在再融资何时重新启动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融资券仍将是上市公司的重要选择。

  毫无疑问,无论是对资金的需求方还是供给方,短期融资券的诞生都是一件好事。对上市公司来说,短期融资券一方面提供了流动资金,另一方面,通过滚动发行等方式,短期融资券也可以形成中长期资金来源。资信良好、现金流稳定的公司将从这一崭新的融资方式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即使是再融资重新启动,由股票、转债和融资券提供的多种选择也可以使上市公司形成更合理的财务结构。

  不过应当引起重视的是,尽管融资券属于货币市场产品,但发行融资券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前景都将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因此在信息披露上不应仅仅着眼于货币市场。从目前看,个别上市公司还未能就发行结果进行公告,这一点需要改进。

  新浪财经提醒:>>文中提及相关个股详细资料请在此查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