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行与国际投行的差距在哪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 01:22 第一财经日报 | |||||||||
益坤 中国股市连续四年的漫漫长熊,二级市场的低迷,一级市场的萎缩,使代表中国投行主体的证券公司惨淡经营,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 国内投行惨淡经营国际投行获利颇丰
据统计,参加2004年度经营业绩排名的114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9.44亿元,利润总额为-103.64亿元,扣减资产减值损失后,利润总额为-149.93亿元。而根据47家作为银行间市场成员的券商最新披露的2005年上半年年报,只有13家券商盈利,其余34家均告亏损,47家券商的业绩报表净利润总和为亏损13.25亿元,其中海通、申银万国(资讯 行情 论坛)、国泰君安亏损都在1亿元以上。 更严重的是,南方证券、德恒证券、恒信证券、汉唐证券、亚洲证券、闽发证券等十数家问题券商陆续被曝光,相继被清查、关闭、托管,甚至直接破产。 市场的持续萎缩,利润的大幅下滑,原本偏少的资本金被不断侵蚀,对风险的抵御能力日渐降低。中国的投资银行到底怎么了?难道中国的资本市场真的无可作为吗? 国内投行惨淡经营,而国际投行却赚得盆满钵满。我们来看两个事实: 全球并购:2004年全球并购中,中国位居亚太区跨境购并对象榜首。而中国内地已连续3年成为亚洲地区(日本除外)并购业务最活跃的市场,共有2141起交易涉及中国内地企业,总额达245.4亿美元。 海外上市:2004年中国海外上市的企业达84家,筹资额达111.51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大增175%和159%。筹资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24只IPO中,有三只来自中国公司。 以上都是投行的两个重要业务领域,这里可谓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安永发布的《2005年全球IPO调查》也指出:2004年中国的风险投资、并购活动和IPO活动都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势头。 由此可见,中国资本(资讯 行情 论坛)市场不但可为,而且大有可为。在国际大投资银行家的眼中,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中国的投行市场就是一个巨大的奶酪。 2004年12月,高盛获批合资组建高盛高华投资银行,付出高昂代价曲线进入国内资本市场,里昂证券与湘财合资设立华欧国际证券,美林与华安证券创办合资证券,瑞银即将与北京证券握手等。 同样在基金管理上,在不良资产处置上,在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承销上,在并购市场上,在中国资本市场的直接投资等领域,都能看到这些国际大投行的身影。 事实上,国际投行的努力也获得了可观的回报。2004年高盛的全球收入创历史纪录,亚太地区业务贡献甚丰,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业务的贡献。 其他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美林、花旗、JP摩根、雷曼兄弟、瑞银、德意志银行等也争先在中国投行市场上攻城略地,获益匪浅。 那么究竟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呢? 金融体制与发展环境上的差异 美国投资银行业是现代投资(资讯 行情 论坛)银行的代表,其发展经过了混业经营——分业经营——混业经营的变化,当美国投资银行再次混业经营时,他们对投资银行的定位、风险控制能力、服务理念等都较以前有更深的理解,他们不断寻求业务的创新,同时加强投行业的并购整合,扩大自己的规模,一方面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向各领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可增强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如此出现了许多“超级”投资银行,如美林、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这种发展变化是应当时社会金融环境发展程度、金融体制的变化、风险控制要求、及业务创新要求而产生的,并通过国家政策导向及律法加以引导促进与规范的。而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史仅有十数年,国内资本市场的法律规范及政策导向还不到位,投资银行的文化沉淀很少,同时我国投资银行业还很稚嫩,规模也非常小,即使注册资本金最大的海通证券,其资本金不足人民币88亿元,而同期高盛的资本金已达1216亿美元,这使我国的投资银行竞争力较弱,风险意识及风险抵御能力也比较弱,易受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国还只能实行分业经营。 业务创新存在巨大差距 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除包括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经纪、证券私募发行等传统业务外,还包括企业并购、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公司理财、投资咨询、资产及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创新等。有调查数据表明,1975~1996年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会员收入结构变化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手续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由51%降至15%,承销收入由14%降到9%。而在新业务中:基金收入由1%上升到4%,资产管理由0%上升到4%,兼并收购、私募配售等证券关联收入由2%上升至39%。反观国内投资银行,其核心业务仍为传统的三大块:证券发行与承销、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占其收入的绝大部分,在其他创新业务方面,几无突破。据近期最先公布的24家银行间市场会员业绩披露,手续费收入占到76%,证券发行收入占10%,其收入结构如此单一,对二级市场的交投非常敏感,一旦股市低迷券商的日子就难过。 专业投行人才的差异 国际投行聚集了大批世界顶级金融精英,他们接受过全世界最好的教育,了解世界经济的动向和投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丰富的业内经验,深刻理解投行文化,他们的思想往往对现代投行业的发展方向产生巨大影响,直接推动投行业的创新。而对国内投行来讲,投行专业人才储备不足,高端人才更是缺乏,且由于国内投行业发展历史不长,大多从业人员还处于学习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世界级的视野,这是投行业发展的短板。 学习家电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尽管我们可以为国内投行的现状找到更多的理由,然而时间与市场却不等人。按照WTO市场准入承诺,国内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开放,如果国内投行还想在避风港里坐等自己慢慢长大,那就只有死路一条。国内的投行应该有国内家电业的气魄,放眼全球,依靠本土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首先,政府应在金融体制上给国内投行更多的发展空间,加强对投行业的引导与规范,并在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及预警体系的基础上,逐渐混业经营,鼓励国内投行做大做强。而国内投行也要转变其服务理念,要以客户作为服务模式,注重对客户的培育与长期服务,不要目光短浅,仅作为一个项目来服务。 其次,要加强应研究与创新,发挥本土优势,积极扩大业务领域,改善自己的收入结构,尤其要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在国内正在到来的企业并购重组浪潮中不断壮大自己。 再次,要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投行个性。任何投行不可能是所有方面都是最好的,尤其面对激励竞争,有专长有个性的投行才会有发展机会。如高盛在并购方面最具实力,雷曼兄弟则以固定收益证券收益及私募见长,AMAIn-vestment只专注于服务医院员工这样的特定客户,而成为该行业投行领袖。 最后,要大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人才是投行业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引入更多有丰富国际投行运作经验人才的同时,国内投行要注重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国际投行在这方面都愿意进行投入,例如美林为了实现人才的本地化,2005年1月就启动了中国地区的教育资助计划。 | |||||||||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