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特别报道) 提振消费正当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 08:06 中国证券报

  记者孙宏

  赵先生是北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经理,三十而立的他是一个“小康族”,去年赶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之前贷款买了新房,之后要花钱装修,掏腰包买家电、家居用品……一系列消费需求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了。

  与“小康族”埋头挣钱、踏实消费不同,“月光族”(月薪当月花光的一群人)无疑是冲动消费的强有力支持者,而“公款消费族”则是巨额灰色消费的埋单者。这三群人无疑是现阶段消费能力最强大、消费冲动最炽烈的群体,也是鼓励消费政策的积极响应者。

  千千万万不同层面的消费需求汇聚起来,就形成了风云一时的“旅游热”、经历短暂井喷而至今低迷徘徊的“汽车热”、曾受众人追捧而今天受到调控的“房地产消费热”。

  热点难掩背后的“冷”

  曾几何时,面对通缩的折磨,国家对促进消费需求十分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引导和促进了消费的增长。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住房、汽车、通讯及新兴服务业发展带动了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这催生了2001年的旅游热,2003年的汽车热,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繁荣的房地产市场热。

  消费信贷政策在这其中推波助澜。1998年以来,消费信贷步入了快速增长轨道,特别是个人住房信贷成为消费信贷发展的重点。一时间,贷款买房、买车成为牵动许多人神经的热门话题。央行统计显示,2004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6万亿元,同比增长43%,是1998年的39.5倍,个人住房贷款占消费信贷的比重达80%,汽车消费信贷成为第二位的重要消费信贷品种。

  但在这些热点光辉四射的背后,是总体消费需求缓慢增长的灰暗底色。在2004年第三季度前,消费需求一直启动较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仅在10%左右的水平徘徊,远低于“七五”期间14%和“八五”期间23.2%的增长。

  在过高投资的作用下,社会消费率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持续减弱。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投资增长率连年提升,同期消费增长率却出现了逐年走低的趋势,特别是2004年在投资率由2000年的36.4%升至42.3%的情况下,消费率却降到了53.6%。

  城乡居民总体消费水平过低仍是主要困扰。城乡居民消费增长速度长期落后于GDP增速。按当年价格计算,1990年至2003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5.3%,同期全社会居民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8%,低于GDP增长1.5个百分点。在最终消费构成中,居民消费增速总体上呈逐年减缓态势,占最终消费比重也在不断递减。

  局部过热难以持续

  汽车消费无疑在2003年-2004年间坐了一回过山车,从井喷到缓慢增长,从汽车业产能过剩到今年上半年汽车业利润下滑近五成,都是热潮退后仍待消化的苦果。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精辟地指出,“消费信贷放开之后,有能力购买的消费者的热情都被释放出来,好比一个水库里本来就蓄满了水,打开闸门后,水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当这批消费潜能被释放之后,今后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年汽车产销可能增加5%或者10%左右,这对按照目前每年汽车产量增长30%至40%的市场预期的投资者来说,就可能形成过度投资。

  由于房地产消费中的真实改善住房状况需求与投资性购房需求的难以区分,和一些地方政府将发展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大干快上的增长源,大大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也吸引来了对这些领域的巨量投资,引发了局部经济过热。这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缓慢、地方政府过于追求GDP增长的本位思维有直接的关系。

  这种局部过热无形中积累了系统性风险,是对未来几年经济平稳发展的透支,受到宏观调控在所难免。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就说,“对房地产的过度需求也降低了当期需求,出现了结构性扭曲,不能把精力放在房地产的虚假繁荣上。”

  鼓励政策浮出水面

  峰回路转。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大引擎之一的消费,在投资与出口大行其道的局面下,显得有点“居于人后”了。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大量投资与巨量出口出现风险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它显然要接下拉动经济增长的“接力棒”了。

  权威的声音从不同渠道传出来。央行副行长吴晓灵7月23日在“2005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说,我国投资率基本上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而消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应该推动内需,用内需来带动整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7月19日召开的分支行长座谈会提出,下半年将研究支持和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

  6月初,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国际货币大会(IMC)上表示,“国内消费应该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计划推出新的政策,刺激消费支出。”

  时移事易。现在提出来的“鼓励消费”无疑与几年前的“鼓励消费”有着相当的不同。以前的消费热点多集中于城市,对农村消费乏力和对社会保障不足的相对关注一直不够;同时某些热点的“单兵突进”,也极易加重经济结构失衡的风险。这些都是新的消费政策需要改进的。

  下一阶段热点何在

  房地产消费热无疑应该健康发展。

  虽然宏观调控对房地产热的抑制作用逐渐显现,在居民期待房价进一步走低和商品房买卖交易成本不断走高的双重心理驱动下,短期内居民持币待购行为增加。但房地产行业的产业链相当长,关联行业很多,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一旦趋冷,行业整体回暖时间会很长。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就指出,目前住房消费是居民消费中很重要的大宗消费,如果政策不能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做法,而是一刀砍下去,可能投机被砍下去了,也许正常的住房需求也被砍下去了。

  谁还能担纲重任?不少专家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农村消费上,这也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旨相契合。

  我国农村消费一直提振乏力,农村消费增速明显低于城市消费增速。林毅夫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存量消费是对外商的投资放开市场准入、对民间投资放开市场准入、进行城市消费的升级以及启动农村消费。现在,前三个方面已经启动得差不多了,能解决问题的只有靠启动农村消费了。

  农村人群无疑在近几年的刺激消费中是比较弱势的群体。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看,1990年至2003年,城市年均增长16.9%,县城年均增长11.1%,县以下年均增长10.2%,呈阶梯式递减。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来看,2003年农民彩电拥有率仅相当于城市12年前水平,电冰箱拥有率仅相当于城市16年前水平,洗衣机拥有率仅相当于城市19年前水平。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在这一轮经济周期中,消费是加速加不上去,而不是在减速。农村消费有无起色,对今后两年全国消费能否重上一层楼至关重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