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顾雏军失去人身自由 > 正文
 

时代人物周报:顾雏军玩瞎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 14:33 时代人物周报

  本报记者 石玉

  当科龙电器庆祝20岁生日的时候,顾雏军对杨澜说:“我觉得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我更希望最后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假的,有的东西必须有个结论。”

  说这话时,不知道顾雏军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他所做的事情也必须有个结论,而这个
结论的出现完全不在他的控制力之内。

  到了2005年7月底,虽然没有确切消息,但是媒体和业界普遍已经认同一个看法:顾雏军已经被执法机关控制。8月1日当天晚些时候,顾雏军被“抓”的消息得到了确认。至于控制的手段是“逮捕”还是“监视居住”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团迷雾将被吹散,一些真相将要显露。

  2005年8月1日,科龙电器发布临时停牌公告称:“因某媒体报道了公司的有关信息,公司将于2005年8月2日刊登相关公告。”经公司申请,深交所于当天起对科龙电器进行临时停牌。同日,顾雏军兼任董事长的美菱电器、皖美菱B也发布了临时停牌公告。而在香港上市的科龙电器,则自5月停牌至今。

  没有人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轻松地玩下去,哪怕是资本高手顾雏军。据说他被抓前最后一次对媒体说的话是:我绝望了。

  神秘的发家史

  国内倒下的富豪不少,但很少有人像顾雏军一样,从出道之日就口水不断、是非缠身。

  顾雏军成名很早,1989年,这位时年30岁的热能工程师因为发明“顾氏热能循环系统”和格林柯尔制冷剂,引发了一场持续7年的争论,并使自己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和国内制冷界严重对立。

  不懂制冷技术的人无法去评价对错,但是顾雏军的研究生导师、天津大学教授吕灿仁的一句话让人难以忘怀:“它是骗人的。”

  长期关注顾雏军和格林柯尔就会发现,这位富豪几乎从来没有得到过舆论普遍的支持。这位资本高手尽管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和官员的支持,引来的质疑却越来越多。

  1996年,在指控上海一家媒体和一位记者的名誉权诉讼中,顾雏军突然撤诉,此后在国内销声匿迹。直到1997年后,顾雏军重返国内,在天津开发区以5000万美元设立了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而其个人出资额达到了4250万美元。

  没有人明白这一切是怎样来的,顾雏军自己也只透露了一点信息。他1996年时曾在美国买了一间纽约主板上市的公司,购买的理由是:这间公司使用的产品是制冷剂,正好是他公司的下游公司,买下来以后,每年可供应一万吨货。一万吨货可以有4000万美元的利润。

  2000年,他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成功登陆香港创业板,融资5.46亿元。

  自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了分行业逐步分批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生产的进程。为配合中国政府加快淘汰氟利昂的步伐,格林柯尔集团相继在北京、广东、海南和湖北投入巨资建立了以替代氟利昂为己任的四家高科技环保工程公司。

  在这个阶段,格林柯尔在很多省市通过强有力的政府公关,取得了在当地作为无氟制冷剂惟一提供商的机会。通过政府发文指定使用的形式来确定格林柯尔在当地制冷剂替换市场的领先地位,是格林柯尔的销售法宝。据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2000年年报披露,公司在2000年收入的3.64亿元中有3.18亿元来自于北京、深圳、湖北、海南四家工程公司所完成的125项替换工程。

  这种垄断行为,在南方各省引来了当地报纸的公开谴责。

  这是顾雏军重返国内后与媒体的第一次交锋,不过凭借着交警、环保等执法部门的保驾护航,顾雏军甚至懒得动嘴皮去解释。

  并购战绕上口水战

  但是当2001年10月,格林柯尔击败众多更有实力的公司以超低价成功收购科龙电器后,一股声势浩大的质疑声浪在全国掀起。

  当时格林柯尔称自己在短短几年间“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杜邦和帝国化工的全球第三大制冷剂制造商”。而实际上,格林柯尔在国际上根本没有相应的知名度,顾雏军当时也无法向香港联交所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客户名单。

  在收购科龙电器时,顺德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实际只有3.75亿元,但整个收购金额却高达3.48亿元,这与公司法对外投资的相关规定存在明显的冲突。

  另外,顺德格林柯尔的一系列行为都是属于严重违反工商法规的。在顺德格林柯尔最初12亿元的注册资本中,顾雏军占90%出资额,其父顾善鸿占10%。然而,所谓的12亿元注册资本,其实到位只有3.75亿元,尚不到应缴金额的三分之一。

  顾雏军对顺德格林柯尔的投资分为两部分。其中,以货币形式出资的仅为1.8亿元,知识产权出资高达9亿元。

  12亿元注册资本中的知识产权金额高达9亿元,这是《公司法》所不允许的。但就在这种情况下,顺德格林柯尔完成了对科龙电器的收购。按照原来的收购合同,收购科龙电器20.6%股权的金额为5.6亿元。后来签署的补充合同,将这一金额下降为3.48亿元。

  3.48亿元收购金额占到注册资本的92.8%,即对外投资金额接近了全部的注册资本。这也是《公司法》所不允许的。

  此次收购,人们普遍认为,科龙电器国有资产被严重低估,顾雏军收购资金并没有到位。国内主要的财经类媒体大都发表了质疑文章,火力集中在顾雏军的顾氏理论、公司业绩、收购资金来源等问题。

  由于媒体的分析和揭露,在2001年12月6日、7日两天,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的股价就从3.5元跌到2.55元,市值蒸发10亿港币。尽管顾雏军很快展开了危机公关,但是对于媒体的这些攻势,他没有正面而有力的回应。

  随后,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一些媒体继续揭发格林柯尔的种种造假行为,相继发现格林柯尔随意夸大财务数据、工厂规模等事实。

  与此同时,顾雏军并没有停止收购步伐。2003年5月,美菱电器又以2.07亿元的价格被其收入囊中;12月10日,顾雏军出手4.178亿人民币借道亚星客车进入汽车业;2004年4月,他以1.01亿元的价格入主襄阳轴承;8月,以1.84亿的价格收购商丘冰熊;11月25日,顾雏军通过境外子公司GRC capital正式收购法国汽车配件生产商Tomkins和英国汽车设计公司LPD。

  大量的收购前后共花费了40亿元,“顾雏军哪来这么多钱”又成了媒体质疑的又一重点。因为公开的财务数据显示,收购科龙和美菱的资金来源于关联公司,但是后面的几起收购资金来源仍然是一个谜。顾雏军在不同场合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公开否认自己的收购资金来自银行贷款以及上市公司,并先后有“我的钱有国际背景”,以及“我用的是我个人的钱,是格林柯尔集团内部的钱”这样的矛盾说法。

  但是媒体很快发现,顾雏军使用了将同一专利以不同的价格在不同的收购中多次充当资本,以及空手进入亚星的事实。

  除了媒体之外,顾雏军还遭遇了专业机构的质疑。

  2001年,当时科龙电器的审计方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便已对当年年报中的隐性债务及高达数亿元的坏账计提提出明确异议,并拒绝出示审计意见。

  而在2002年,接手的审计方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中声明,由于“前任审计师对2001年年度做出拒绝表示意见之审计意见”,所以仅对2002年度的公布的利润真实性加以确认。并明确表示,公司当年的合并资产负债、利润及利润分配及现金流量与上年(2001年)“不具有可比性”。

  在一系列收购完成之后,顾雏军的格林柯尔系已悄然成形,产业顶端是格林柯尔制冷剂,作为产业链的上游资源,一条线路是直接向下游两家电器类上市公司出口,另一条线路是向两家汽车及其汽车配套类上市公司产业延伸。

  2004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金融教授郎咸平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演讲,指责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强烈建议停止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明确提出科龙被收购前连续两年高达8.3亿元和15.6亿元的巨额亏损实质是利用不当的坏账计提方式做出来的,而其后的盈利则是将前期计提资金回转后带来的“虚假利润”。“郎顾之争”大幕由此拉开,顾雏军由此目标越来越大,行为越抹越黑。

  进入2005年后,郎咸平当初的几个结论,如顾雏军和格林柯尔在收购中存在关联交易、财务数据作假、挪用科龙资金用于收购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验证。

  中国证监会8月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自2002年以来,顾雏军等人在科龙电器采取了虚增收入、少计费用等多种手段,虚增利润,导致科龙电器所披露的财务报告与事实严重不符,涉嫌构成未按有关规定披露信息、所披露信息有虚假记载及有重大遗漏等多项违反《证券法》有关规定的行为。证监会将对此进行政处罚并将其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及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处理。

  “冰箱大王”终成一梦

  顾雏军说过,他希望等他老后,能有人在街上叫他冰箱大王;他曾想过,格林柯尔王国能做到年产3000万台冰箱,他就可以退休了。

  他也曾算过,如果冰箱的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台时,每台的利润可保持在100元左右。那么,每年就能净收10亿元。

  可是,2004年,科龙、美菱总共生产了1200万台冰箱后,科龙却亏损了6000万,美菱也仅仅只有1600多万的赢利。

  2003年,顺德格林柯尔的股权发生变化。当年5月26日,格林柯尔(中国)将所持公司40%的股份以4.8亿元的价格转让给顾雏军。顾雏军所占股权由此上升至60%,成为第一大股东。

  不久,顾雏军即分别以科龙电器和他私人控股的广东格林柯尔为平台展开了对江西齐洛瓦、吉林吉诺尔冰箱厂、上海上菱电器的两条冰箱生产线、远东阿里斯顿全部生产线、杭州西泠集团、及美菱电器、南京伯乐等制冷企业的大规模收购,并同期投建了科龙南昌工业园及扬州科龙生产基地,后两项的总投资高达5.1亿美元。美菱收购完成后,顾雏军对外宣称其制冷帝国计划:通过收购打造全世界最大的冰箱企业。

  如此,格林柯尔旗下的冰箱产业以年产能1300万台迅速攀升至世界第一位。短短两年,一连串资本运作战绩,使顾雏军一跃成为引人瞩目的“资本狂人“。

  但是顾雏军的强项似乎仅限于数据游戏和政府公关,科龙和美菱走到了格林柯尔的旗下,却没有整合在一起,两个品牌之间惟一的联系就是统一采购原料。顾雏军没有对美菱采取任何动作,仅仅是派了几名管理人员而已,始终没有向美菱注入一分资金。

  此外,顾雏军多次对外阐述其产业整合几大手段:扩张产能、降低成本、提升技术、品牌大面积转向低端。在海外策略上,顾雏军明确宣布在海外不做品牌,目的是“不与代工客户形成竞争冲突”,正是在他的这种思路影响下,他的格林柯尔王国没有着力发展自身品牌,相反却执着于代工。

  收购之余,顾雏军顺带成为地产大鳄。收购吉林吉诺尔,政府免费给了他们100亩地;建立扬州科龙冰箱基地,圈地1100亩,购买价格每亩仅为1万元;建立格林柯尔南昌科技园,圈地2500亩;收购美菱电器,占有了现有厂房所在的合肥市中心180亩地,而且还有另外受让的大片土地。顾雏军曾笑言,光凭这些土地,他就可以再建立一个商业王国。

  顾雏军说过:“你如果想赢利,就必须垄断这个行业。” 然而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产能并非多多益善,一味扩张常常会造成目前的资源配置与所有达成目标不能匹配的问题。2004年,科龙扩张的冰箱产能应该已经居国内同行之首,但是其主营业务收入金额比竞争对手如海尔、格力以及美的要少39%以上,显然不具备规模效益,并有产能过剩之嫌。

  对于自己的扩张,顾雏军曾辩解说:”我们收购一个公司,目的是为了把他的主业做强做大,应该算作是产业整合,而不是资本运作。我是学技术出身的,其实在资本市场方面我只能算个木匠,通过摸索,在行业里造了几件’家具’而已。”

  现在随着”木匠“被抓,这些”家具“也将四分五裂。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