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专家视点) 五大钢铁航母呼之欲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 08:13 中国证券报

  江南证券研究所杨晓明

  全球钢铁业并购交易日趋活跃

  钢铁业作为传统资源型行业,其周期性特征较为明显。在去年经历了数十年来最为繁荣的局面以后,目前全球钢铁业已进入了景气下滑阶段。钢铁业的发展规律表明,在行业低
迷时期往往是业内并购重组的较好时机。一方面,产能过剩促使企业间兼并收购活动趋于活跃;另一方面,去年全球钢铁行业利润增幅高达88%,总额达1130亿美元,为兼并收购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后盾。

  据市场数据提供商Dealog i c 发表的报告,今年上半年全球钢铁及冶金行业共发生144宗并购交易,总交易额达到153亿美元,不仅大大高于去年同期的93亿美元,也是2001年以来钢铁行业并购活动最活跃的时期。

  今年5月,意大利得兴集团国际工程公司以22.5亿美元的价格将墨西哥AlfaSA 集团控股的钢铁生产商希尔萨梅克斯公司收入旗下,促成了今年以来的最大一宗并购交易。而此前的几个月,在北美和欧洲已经发生了多起中小规模的钢铁业并购交易。目前全球有11家大型钢铁集团正在“伺机捕食”:除了冠亚军米塔尔和阿塞洛之外,亚洲有日本的新日铁、JFE和韩国浦项,以及中国宝钢集团。俄罗斯的SEVERS T A L 和巴西、美国、加拿大联营公司GERDEA U 以及美国的纽柯、美国钢铁和COMMER C I A L M E T A L S 同样不可忽视。而可能被吞食的“大猎物”也均为重量级企业,如英国与荷兰联营的克鲁斯集团、意大利的里瓦,甚至德国的蒂森克努伯等。

  国内钢材市场低迷有利于行业整合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正进入转折时期,将从高增长期进入一个相对低速的平稳增长期。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增速减缓的背景下,国内总体产能已呈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态势,突出表现为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与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局面共存。即线材、螺纹钢、棒材等建筑用材自给率已大于100%,国内生产量已远远大于国内市场需求;而电工钢、镀层板以及冷轧薄板卷的市场自给率却只有60%左右,还需要大量进口。今年上半年钢材产量同比增长25.9%,而表观消费量经过连续三年20%以上的高增长后,回落至目前的15.7%。钢铁行业产能扩张的风险和压力逐渐加大。

  供需矛盾的激化直接反映为钢材市场价格的下跌,自4月份以来,大多数钢材品种价格降幅达20%以上,目前虽有所企稳,但是,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后期走势仍不容乐观。 钢材价格的回落,将使部分竞争力弱的钢铁企业经营难免陷入困境,自身内在的重组要求趋于强烈。

  近年来,众多国际钢铁巨头纷纷投资于我国高端钢铁产品市场。以汽车用钢板为例,早在2002年前,韩国浦项制铁就与中方合资建有3座板材生产厂;2004年4月,全球最大的彩涂钢板生产企业博思格落户苏州工业园,总投资约合18亿元人民币;2004年8月,世界三大钢铁巨头宝钢股份、新日铁和阿赛洛在中国上海合资设立高等级汽车板公司,投资总额为65亿元人民币;2005年6月,德国最大的钢铁企业蒂森克虏伯集团在北京宣布扩大在华投资,建立中国控股公司,将集中为中国汽车行业供应高增值产品。

  从今年4月米塔尔参股华菱管线36.17%的股权可以看出,国外大型钢企已经不满足于与我国钢企的项目合作,而企图尽快进行资本渗入甚至控股。可见,我国企业应加快并购重组的步伐,迅速做强、做大,才能避免受制于人的窘境。

  多龙头、区域化产业结构是方向

  自1998年上海宝钢组建中国最大钢铁联合企业以来,中国钢铁行业已经发生多次重组。较为典型的是,经过兼并、重组,目前我国特殊钢行业较高产业集中度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东北三大特钢企业,大钢、抚钢、北满已组建成东北特殊钢集团;江阴兴澄特钢公司和大冶特钢已同属一个出资人――香港中信泰富控股,随后将逐步实现整合。上钢五厂经过了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将成为宝钢集团特钢公司,这三大特钢集团将控制我国近80%的特钢市场。

  今年,许多企业都有了兼并重组的意向,比如已经开始启动的有鞍钢和本钢、河北计划重组以邯钢和唐钢为首的两大钢铁集团等;武钢和柳钢已签订联合重组意向书;宁波建龙重组方案已得到国家发改委确认等。

  以中国钢铁业地域分布的格局而言,未来出现多龙头、区域化、互补型产业结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国未来钢铁业重组的发展方向,将很可能是建立鞍山钢铁集团(下称鞍钢)、武汉钢铁集团(下称武钢)、宝山钢铁集团、首都钢铁集团(下称首钢)、攀枝花钢铁集团5大新的钢铁航母。

  在这轮行业整合过程中,规模较小的钢铁上市公司将面临严峻考验,行业竞争的压力将使得公司业绩很可能逐步走低,而行业龙头企业则将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市场最终将被少数几个钢铁巨头所掌控,但这一进程需要较长时间。从中长期看,应重点关注宝钢、武钢和鞍钢等国内行业巨头,这三家公司不仅具有转嫁原材料成本压力的能力,同时将受益国家钢铁产业政策,乘势兼并重组其他规模较小的钢铁公司,从而获得行业平均成长速度之上的超额投资收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